分卷阅读307(1 / 2)
裴清殊有些为难地说:“这方面的事情,虽说礼部也有涉及,不过并不归我管辖,恐怕我就是想帮忙,也是有心无力啊。”
公孙夫人摇了摇头道:“我知道殿下改变不了那些规矩,也无意让殿下为了我们而为难。我是想着,大齐虽然有诸多限制,但是很多番邦国家,相对来说较为自由……能不能想办法,让我们书社和会同四译馆合作,将畅销作品翻译成外文之后,在海外销售呢?”
第139章 交锋
把大齐的书籍翻译成外文,然后拿去其他国家销售?
这样的先例倒也不是没有过, 只是以往四译馆翻译的, 都是儒家等学说的经典之作。裴清殊还从没听说过, 有翻译白话小说和话本的。
不过, 这件事若是能做成的话,于大齐来说的确是有利无害的事情。一能促进大齐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二来也能让番邦国家更加了解大齐,扩大大齐在世界范围内、起码是在邻国的影响力。
“我觉得您的主意很好,只是这件事情,我还要再和四译馆的相关负责人商议一下。”
裴清殊对这方面的事情的确挺感兴趣,但他不好一口答应下来, 毕竟仪制司和会同四译馆虽然同属礼部, 但还是完全不同的部门。
不过公孙夫人听了这话之后, 已经非常满足了,连忙端起酒杯,向裴清殊敬酒。
临走之前,公孙夫人甚至还答应裴清殊, 说是如果这件事情能做成的话, 就让给裴清殊其中的两成利。
从俪妃的收入情况,裴清殊就能推测出来,这家书社的盈利情况很好。就算只是两分利,那也是非常大的一笔巨款了。
裴清殊不好意思要那么多,但他也没有一口回绝。因为他突然想到,在他去礼部报到的当天, 裴清梁说的一句话——现在来大齐的使臣,已经越来越少了。
这是国家开始衰亡之兆。
虽然大齐目前的国力已经不足以吸引众多外国使臣,但若是文化行业兴盛的话,同样能对大齐的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
而晋江书社作为民间最大的书社,若是完全由旁人掌控的话,裴清殊恐怕难以放心。很多事情,还是要他自己亲自参与,裴清殊才能放下心来。
所以他和公孙夫人提出,自己出一笔钱,来买这所谓的两成利。以后书社若有什么重大决定的话,和他商量一下就好了。
公孙夫人正想为她的书社寻找一个有背景的靠山,裴清殊正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两人可谓一拍即合。
裴清殊本来都要走了,结果他和公孙夫人又就未来的合作事宜聊了一晚上。
等裴清殊回家的时候,宋氏甚至都已经回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