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页(1 / 2)

加入书签

甄应嘉怒道:“哪里就到了这步田地!”又将拦截下来的密折扔到罗拂山面前:“你瞧瞧这上面写的,若是真递到御前,你我岂有活路!”

都斗道这个层面上了,罗拂山就算不看密折,也知道这折子必是写得不客气。但是作为谋士,罗拂山依然要劝啊,于是罗拂山继续道:“老爷觉得,林如海就只有这点明着递密折的本事?若是他用走驿站的明线牵扯老爷注意力,暗中另外派人将密折递入京中,老爷该当如何?

再说,八百里加急的密折,每一道都有记录,林如海投到驿站后,驿站也有回执,林如海到底递了多少道密折清清楚楚,到时候若是数量对不上,老爷觉得娘娘和王爷如何担待?

参与了私盐案,最多只是贪污,若是拦截密折坐实,乃是谋逆。老爷且想,陛下膝下这许多位王爷,谁没沾染点贪污的事?但是谋逆可不一样了。九皇子的侍卫在铁网山冲撞了圣人,若是二皇子抓住这点往九皇子谋逆上面引,未必不能脱身。”

九皇子会抛出甄应嘉贩卖私盐的罪证围魏救赵,二皇子又抓着九皇子打,也图围魏救赵亦是情理之中。

甄应嘉听了还有脱困之机,稍微冷静了些,问:“不拦也拦了两道了,现下该怎么办?”

罗拂山折扇都没心思摇了,用袖子拭了拭额角的细汗,道:“将拦截下来的折子还回驿站,由得斥候送入京中。老爷也速速写一道请罪折子递入京中,痛陈御下不严,受人蒙蔽,又写改过自新的决心。定要写得情真意切。如此,就算活罪难逃,死罪可免。”

甄应嘉原本以为私盐案一旦压不住,自己是必死无疑,所以才想搏一个鱼死网破。他是真不想服软,但是听到死罪可免几字,终究觉得,就算受些罪,活着总是好的。于是按罗拂山说的,推出替罪羊,又递了个负荆请罪的折子。

就算甄应嘉听了罗拂山的劝,依旧愤愤不平,还将茶杯一摔,满脸怒容:“我只恨上一回没弄死林家那个崽子!”

就这样,林如海递出的密折从第三道开始,就无人拦截,前两道也被甄应嘉投回了驿站,接连送入京中。

若仅仅是有人弹劾私盐案,甄应嘉未必害怕,但是去年暴毙了一位巡盐御史;今年偏又出了铁网山的乱子,圣上只怕在气头上,如果苏岚真的进了京,加上林如海的奏折递到御前,甄应嘉是真的怕。所以甄应嘉之前才会做出拦截密折的不智之举。

江南甄家,是何等赫赫扬扬,林如海到江南不足一年,已经将甄应嘉逼入了绝境。

林如海递出的密折没了阻挠后,全程官道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城,不过第三日便放到了秉笔太监跟前。

甄贵妃协理六宫多年,替二皇子谋的又是一等一的大事,自然宫中各处都或是安插,或是收买,皆有自己人。

说来,这甄家人胆子大,竟还一脉相承。之前甄应嘉拦密折,这回甄贵妃也想拦。秉笔太监有个重要职责,就是替皇上做奏折筛选,将无关紧要的奏折择出来,只将要紧的折子递到御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