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2页(2 / 2)

加入书签

喁喁细语中,窗外朦胧的亮光渐渐转为清明的曙光,两人起身梳洗,吃过了早膳,裴行俭放下竹著,突然笑道,差点忘记告诉你,咱们这边又要来一名大唐官员。

喔?琉璃感兴趣的抬头看着他,裴行俭脸上的笑容多少有点微妙,琉璃,你还记得凉州城的那位苏参军么?他的父亲苏海政,已被任命为伊州都督,估摸着一个多月之后便会走马上任。

伊州?琉璃倒也知道,此地位于敦煌与西州之间,在大海道的东边,地方不大,人口也不足万人,伊州都督虽然也从三品之官,却远不如在长安担任四品中郎将。琉璃越想越有些困惑,难道这任命与上回的事qíng有关?

裴行俭摇头一笑,如今谁能知晓?或许朝廷只是准备对突厥用兵,苏海政还算军中宿将,领了伊州都督,来这边做些准备也是顺理成章。若圣上有重用之意,他这一仗立下战功,回朝便能拜将;若非如此

琉璃明了的点了点头,如果这一仗打完之后还留在了这边,那就多半是高宗不想让他回到长安了。也就是说,那位苏参军的一封奏章不但害了自己,还害了自己的父亲,毕竟此时虽然武则天早已登上皇后宝座,她的长子李弘也已被立为了太子,但长孙无忌却依然屹立不倒,或许此时高宗心里最忌惮的,便是军中有人倾向于这位太尉,那位苏参军会如何?

裴行俭笑了笑,我如何知道?或会随父入伊州也未可知。

眼见上衙的时辰已到,屋外的狂风却一点消歇的意思都没有,琉璃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裴行俭笑道,我如今皮粗ròu厚,不怕这些!这些天在外面风chuī日晒的,裴行俭的眉宇间明显多了些风霜之色,琉璃却觉得,他看上去比从前更显英气。她只能笑着点了点头,你路上还是要当心些。

裴行俭低头看着他,神色里多了几分郑重,十郎已经走了,这些日子你不要再随意出去,还有那边工坊,你能不去便别去了。

琉璃笑着点头,放心,那位麴世子也不会有兴致再来找我!

前几日麴崇裕的确让人请琉璃去过一回,他那边到底人多,如今第一本佛经的几十块雕版都做好,说是要请教上墨之事。十郎上次带的那几匣上好的松烟墨顿时派上了用场,被琉璃好不为难好不勉qiáng的卖了个黑心高价,乘机又提了大匠的事qíng。麴崇裕气得眼神都不对了,却好歹还记得轻描淡写的问了句,夫人当初如何知道崇裕要印佛经?

琉璃便诧异的瞪大了眼睛,半晌才娇笑起来,世子说话真有趣,如今这市坊里,除了佛经还有什么能印来赚钱?呆瓜才想不到呢!是不是?

麴崇裕的脸立时就有些发绿。琉璃走的时候,只觉得背后发寒,大约是被他用目光砍了无数刀

看着琉璃得意的明亮笑颜,裴行俭不由也笑了起来,低头在她额角上一吻,我知道你能气人你也要当心些,莫把他气昏了头。

琉璃嘻嘻一笑,把麴崇裕气昏头才好呢,省的他这一招又一招的难为裴行俭。

待到裴行俭走后,她进了书房,将明年历谱的几种版式又修了一遍,放下笔时才惊觉已快午时。正准备问问阿燕午膳准备得如何,小檀却匆匆的走了进来,娘子,阿郎打发人回来说,他有事,要晚些才能回来,还说麴都护已让他管着刑讼之事!

刑讼?琉璃点了点头,心里已明白了几分,西州地广人稀,民风淳朴,汉人家族宗法制度森严,大点的事务都是由宗族来决定,胡人若有纷争更不会闹到官府中来。所谓刑讼之事,多是些市井里偷jī摸狗的小事,那个据说偷了二十多头牛犊的古怪飞贼,便算是西州人人皆知的大案了。管着这样的事qíng,可谓既无权又无趣,却会被琐事绊住手脚,不能天天去外面调查民qíng了。

此事倒也在裴行俭的意料之中,只是不知他会如何应对。

琉璃心知此事多想无益,自己吃过午饭,看了会儿书,又给裴行俭新做的chūn袍绣了一角竹叶纹,眼见天色将黑,风声渐息,裴行俭还未归来,不由有些担心起来。他这第一日接手刑讼之事,难道就闹出了什么幺蛾子?

都护府的长史房里,白三点燃了烛台上的几只蜡烛,渐渐暗下来屋子顿时明亮了起来,司法参军朱阙的脸色在烛光下愈发显得红涨:裴长史,此案不能如此糙率!这舅甥争牛案里虽然也有二十头牛犊,但事qíng来龙去脉却十分清楚,想那张二也算是本地乡绅,若说他借着照料外甥乔六家的牛群,贪墨了去年以来牛群新得的二十头牛犊,虽无明证,却也合乎qíng理,但若说他便是那在西州各处偷了二十多头牛犊的贼人,却决无此等可能!

裴行俭不紧不慢的放下了案卷,那依朱参军之见,这贼人的二十多头牛犊如今去了哪里?难不成都飞了?此案已拖延了足足三个月,西州满城都是流言纷纷,人心惶惶,衙门里差役出去了那么多回,可曾抓住一丝线索?如今这线索就在眼前,朱参军却说决无此理,想来朱参军对案子已是胸中有数?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