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页(2 / 2)
北伐过程中那些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普通牧民更是让她内心压抑。
她已经不像刚刚进入幻境那样,发誓要将身份瞒到底,加官进爵,走上人生巅峰,而是升起了一股厌倦之心。
前世花木兰征战十二年,是因为大檀跑了,吴提继位,柔然继续折腾了十年,期间又有数次征伐之战,她根本找不到机会合理的辞官。
这一世,柔然已经覆灭,再无侵犯大魏的实力,黑山大营势必要大规模裁减兵员,或调去其他边防,或把黑山城转为军镇,也许不失为一个辞官的好时机。
阿单志奇和丘林莫震都活着,王将军也活着,狄叶飞和若gān人殊途同归,找到了比上一世更好的前途,花木兰最大的遗憾已经被弥补,她不需要继续征战获取财帛抚养他们的孩子,只要找到花生和杀鬼死亡的真相,她便再无牵挂了。
我从何而来?来这里是为了什么?
这个贺穆兰之前经常询问自己的理由,已经有好久没有再自问过了。
是疲倦了?
还是已经麻木了呢?
素和君,你说我若想解甲归田,大概有多大可能?
贺穆兰望向这位白鹭官,试探着询问出声。
哈?二十岁就解甲归田,花木兰你开什么玩笑?
素和君露出活见鬼的表qíng。
就是你想解甲归田,陛下也不会同意的!
我
你想都不要想!
素和君的眼睛里升起怒意:这世上人人都知道陛下有一统之志,如今夏国未平,北凉、北燕尚在苟延残喘,老将们已经年老力衰,如库莫提这样的年轻名将,因为是宗室,反倒不能大用。
他见贺穆兰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如今代表着什么,索xing挑了个明白:
花木兰,你的身份低微,却恰巧值得信任,你能力超卓却无什么野心,早深得陛下信任,你是上天赐给我大魏的可用之才,多少眼睛就盯着你,等着你飞huáng腾达飞!你这样的年少将军,你这样的年少将军
素和君的qíng绪有些激动,让他不住的喘着粗气。
若是陛下让你解甲归田了,那大魏那些想要出头的卑微之人,必定是心冷齿寒
贺穆兰一颗心渐渐沉了下去。
她隐约已经知道了花木兰前世的成功是因为什么。
花木兰前世没有身居高位,固然有她韬光养晦,不敢往上走的原因,更多的是国内派系林立,柔然大业未成,数十年间拓跋焘需要兼顾之事太多,根本无法顶着压力抛弃门第之见,重用一个非鲜卑非汉又出身不高的普通军户。
即使是如此,拓跋焘也依然庇护着花木兰,让她顺风顺水,一心为将冲锋沙场,成为魏军中一大杀器。
而这一世,她因为自身的见识,数次左右了历史的发展,甚至得了一个智将的名声。如今柔然已经不是大患,夏国也几乎被平,拓跋焘几次对外战争都意气风发,国内足以噤声一段时间,而拓跋焘似乎也相信她这位智将有帮助他建立自己势力的能力,所以才屡屡重用她,以及她身边之人。
若没有这位陛下的授意,崔浩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收一位杂胡为弟子的。
北魏的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朝着捷径的方向急速向前,究竟会带来什么,谁也不得而知。
贺穆兰似乎隐约知道了前世丘林莫震为何以大将军之礼下葬,狄叶飞为何受了崔浩的青睐去了高车军中,独孤诺若gān虎头这些人却在后世纷纷投身朝堂而不是军中
鲜卑人得军队得天下,拓跋焘看重军中更甚朝堂,想在军中立足,反倒不如在朝堂中立足那么容易。
素和君还在继续点醒贺穆兰,那声音犹如从天边传来。
陛下如今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需要的是同样天纵奇才的年轻臣属,至少能重用几十年的肱骨之臣,而贺穆兰你
素和君这时候,浑然没有了身为白鹭官时的慵懒。
拓跋焘如此信任他,与他君臣相得十几年,定然是有道理的。
只见他重重地将手掌拍在贺穆兰的肩膀上,低沉道:
花木兰,陛下为何要把寇道长和御医派来救你的xing命?你便是死了,也是那千金买来的马骨
如今你身为将身,死为将魂,万万没有解甲归田的可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