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页(2 / 2)

加入书签

成熟的O2O软件,这块费用是能从商户身上薅下来的。

然而【不饿吗】只是刚起步的APP,要不是国家如今禁止了外卖平台的垄断政策,恐怕都没有商家能够入住。

傅巧明自知拼不过大型外卖软件,于是借鉴了苟玳“免费上老年人兴趣班”的方式。

她推出了“晒出外卖和骑手合影,达到一定的数据,三十元内的支付餐费由平台全额补贴的活动。”

活动门槛不高,比如朋友圈 39个赞,微博99个赞,抖音2000浏览量,北城论坛20个不同用户的回复等等。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该宣传方式发酵极快,薅羊毛的方式不复杂,因而人传人,很快,北城的各社交媒体被【不饿吗】刷屏。

【免费吃外卖】的方式听起来和【免费上课】一样,都是亏本赚吆喝的买卖,其实不然。

第一、这种自发的刷屏宣传方式非常有效,远比大量投放广告来得节约和效果真实。和老年骑手的合影照片也博得巨大关注,以至于后期,许多人参加活动,压根不想兑换免费外卖,纯粹是想秀“和骑手合影”。朋友圈没张“和老人骑手合照”,那都不叫跟上时代。

第二、有关注、有流量、自然就有无限可能。就像【不怠学习】有了大量生源后,会有大量针对老年人的机构寻求合作。

【不饿吗】也一样,在其讨论度刚起来时,便有商家找上门,想要购买【不饿吗】的开屏广告和内版广告。

商户也愿意配合活动,提供免费产品和骑手运费。

宣传费和补贴费成功从平台转嫁至商户。

==

“节流”完成,第二招就要“开源”了。

传统外卖软件的盈利渠道,是通过挤压商家和骑手的所得来获利。

苟玳在创办【不饿吗】之初,就曾明确表示,平台绝对不克扣老年骑手的钱,也尽量平等对待所有商户。

不从其身上赚钱,就只能另辟蹊径。

傅巧明采用了苟玳所说的“创新思维、打破条框”方式,打算从其他方面入手。

傅巧明看上的第一个目标,是骑手装备,比如统一的自行车、服装、保温箱等。

这些东西,都可以成为广告位。就像商场外的大屏,出租上的座套软广,城市公交站的电子海报等。

而且因为其使用者是老人群体,因而更加引人注目。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