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页(1 / 2)

加入书签

也是贾演贾源他们当年做得不好,按理说,当年贾家的族人给他们当亲兵,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资历就该放人出去自个带兵,哪怕只是个百夫长呢,总有立下功劳的时候,结果到头来,两人手底下一大堆的将领,就没一个是正儿八经的贾家人。贾家的族人并没有从战争中得到什么好处,族长兄弟两个倒是封了国公,他们呢,顶多也就是从贾演贾源兄弟两个手里混点抚恤银子,甚至,在待遇上,还比不上一些外姓的亲兵。因此,大家自然对从军没了什么兴趣。

而如今,贾敬已经觉得这些族人是拖累了,他又没有经历过战乱,自然不知道这些只知道混吃等死,指望着从两个国公府的指缝里头漏出点油水让他们过活的族人,父祖一辈也是为两府流过血流过汗的,真要是那等什么都没干过的,也不可能跟着两府到京中来,而是留在金陵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金陵那边有祭田在,反而日子过得不错,而京里头这些族人,除了几个算是贾代化贾代善的兄弟,当初分家的时候分了一些财产,日子过得还算是不错之外,其他族人只能靠着一点微薄的产业,还有族里的供应过活,论起生活品质,都不如住在后头的一些家生子。

贾敬之前曾经跟贾代化提过,不能一直养着这些族人,但是贾代化却是将他骂了一顿,贾敬也就不提了,如今让这些族人能够有一技之长,不需要一直依赖族里,总不会有什么错吧!

这般想着,贾敬就回去跟贾代化提了提。

贾代化这人论起战功,是不如贾代善的,贾代善做事喜欢行险,贾代化却是个稳妥的性子,他也一直为族人的前程发愁,只是,当年这些族人的父祖一辈也是跟着两个老国公南征北战过的,哪怕后来渐渐退下来了,但是,功劳也都是有的,偏偏因为他们的身份是两个国公的亲兵,就算是有什么军功,也只好从老国公这边赏赐,因此,最终就没混到过什么官身。当年两个老国公留他们在京城,也是想着为他们谋个前程,但是,天下慢慢太平了,他们又不是什么不可或缺的人物,让他们去做官,他们也没这个能耐,毕竟,官位这种东西,素来是僧多粥少,贾家要是多拿了,其他那些勋贵也不肯干啊!

到头来,也只好靠着贾家的一些产业养着他们,就这样一直养了下来,弄得贾敬这一辈已经不记得他们祖上的功劳,就觉得他们碍眼了。

贾代化性子谨慎,他琢磨了一番,便说道:“这事还得从长计议,这样吧,敬儿,你回头从家学里头挑出几个机灵的出来,跟你去学一学,若是真的有用,那么族里那些小子都过去,要不然的话,几代都在族里头混日子,再过个二三十年,也就都废了!至于其他人,嘿,他们若是看到了好处,自然会求上门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