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页(1 / 2)

加入书签

总之,若是贾敬有本事发动贾家和贾家那些亲朋故旧的族人来学习这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那么许多事情也就好办了。

贾敬在知道顾衡的意图之后,简直是目瞪口呆。但是想想又觉得这的确是个好主意,说白了,勋贵家族的那些族人其实地位很尴尬,他们虽说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比如说家里有家学族学,可以免费去上学,学堂里面还提供一两顿饭,还有笔墨纸砚什么的,也都是学堂出,许多人去读书,甚至为的就是那一两顿饭,还有不花钱的笔墨纸砚,砚台也就罢了,这个不好折腾,有的直接会将家学发的笔墨纸拿出去倒卖。

毕竟,在家学里面读书,他们看不到什么希望,除了能将常用字认识得差不多之外,真要是让他们去考什么功名,那肯定是白瞎,因为,勋贵家的那些先生首先自个水平就有限得很,真正有本事的,是不会到这些勋贵人家教书的。另外就是学风比较差,有那么几个混日子的,就能将其他人也带得怠惰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又考不上功名,又不可能占用家族的资源去从军或者是干别的什么事,这些子弟最多也不过就是指望着认识几个字之后,在族中领个差事。

可是,各家都繁衍这么多年来,家生子都生了好几茬,比起轻不得重不得,不好处置的族人,还是那些家生子更好用,起码族人要是吃里扒外,中饱私囊,想要处理,一般都有一群求情的,总不能真的将人除族,而家生子呢,要是干得不好,不管是直接提脚卖了,还是直接打杀了,都不是什么大事。

而若是学习这些自然科学,情况就不一样了,顾衡许诺表示,他们若是学有所成,起码能够混几个□□品的小官当一当,甚至运作一下,再往上几步也不是问题。再不济,也能学点挣钱的手艺,总比在家学里头浪费时间来得强。

顾衡从来没考虑过在顾家找人,顾家世代书香,最多会在族中传播数学方面的知识,将来起码能做账,但是其他的,他们就不以为然了,毕竟,他们世代是以做官为己任的,要做就做清流,那等浊流的小官,他们是看不上的。老家那边的族人或许会有类似的想法,但是顾衡心知肚明,他表现出了这样的才能,圣上才不会随便放他离开京城呢!

其他清流文官家的孩子或者是那些寒门学子,指望他们转过来学这些理工科的东西也不太靠谱,他们能一直坚持着读下去,为的就是功名,而跟着顾衡学这些,根本不可能有功名,除非朝廷另外开几门科举,如同唐朝时候那样,多考什么明经,明法,明算之类,要不然的话,这些志在官场的,一个个只会盯着四书五经不放。

这也是宋朝和前朝留下来的遗毒,大家都以清谈为高,以实务为耻。一个个只想着放嘴炮,做键盘侠,真要是让他们自个去做,他们就要喊着此非儒臣待遇云云。

所以,顾衡干脆放弃了这个阶层,直接找勋贵家的子弟,他们一般都会在家学中完成启蒙工作,然后就可以转过来学这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