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页(1 / 2)

加入书签

实际上,□□开国那会儿,其实是有人建议定都金陵的,就是因为关中这边看似不错,实际上早就面临不少问题了。比如说,干旱,风沙,还有就是缺粮。

也就是如今漕运发达,大量的粮食能够从江南运到通州,才算是稳定了京畿附近的粮价。

不过漕运这种运输方式,也有着相应的缺陷,这里头牵扯到的利益太大,那些漕丁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而且年年都得疏通河道,这里头花费的钱财是个很大的数字不说,还有大部分被各级官员和漕帮的中上层给漂没了。

植树造林什么的,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想要在关中乃至西北大量植树造林,不光是朝廷的事情,草原那边也得配合,要不然的话,根本干不成!别的不说,朝廷要是在北边大量种植树木,这对草原来说,就代表着一个信号,那就是这种树林为的是防范他们南下。他们可不会想到什么预防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继续荒漠化,只会满怀戒备。

因此,在跟北戎那边达成一致之前,植树造林这种事情,也只好在关中推广,不要太靠近北边草原,要不然说不定就要引发草原那边的反弹。

现在,顾衡能够理解朝廷为什么急着推广甘薯了,他也不再多问,不过想着之前那位甄良娣已经入了东宫,难免多问了一句。

太子听到顾衡问起甄良娣,顿时露出了一个有些无奈的神情,那位甄良娣,美貌是有的,性格也还可以,并不是那种嚣张跋扈的性子。但是,有一个问题,甄良娣更相信甄贵妃,而不是他这个太子。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甄良娣出身甄家,她需要考虑的是甄家的利益,而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过来就只为太子着想。说白了,甄良娣靠着甄家才有如今的地位,她要是真的全心依赖太子,那么,就算是之前太子对她宠爱,但是往后情况就不同了,男人的心,总是说变就变,等到太子妃进了东宫,太子妃才是正妻,跟太子才应该是一条战线上的,尤其,对方身份还比较特殊,甄家也得罪不起,因此,若是她除了太子别无依靠,只要太子一变心,她就只能沦落到太子妃手里了。

男人在这种事情上总是比较天真,太子显然也没有经历过后院失火的毒打,因此,对甄良娣并不是很满意。只是碍于甄贵妃,还真的得捏着鼻子认了。这让太子对甄家愈发没了好感。

甄家之前被东平郡王穆莳收拾了一番,如今也算是老实了起来,起码在江南那边老实了很多,东平郡王也借此向东宫表达了态度,虽说咱们家是臣子,但是呢,咱们家的女儿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

穆家终究还是臣子,这些年下来,穆家在东南那边的势力不断被分薄,穆莳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麻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