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1 / 2)
顾衡这句话才说出口,顿时,一群人热切的眼神都放到了圣上的方向,圣上可不是什么心志软弱的人,他很快就下定了决心,直接说道:“先在各地的皇庄育苗,在皇庄上试种一年之后,确定情况再大规模推广!”
圣上这话一说,不少人都是有些郁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多半会成为先驱,但是紧接着的那一批人,就会获得更大的利益。谁家先开始种植甘薯,就能将其他的良田改田为桑,或者是种植其他的经济作物。别小看了这个时代的地主,就算这个时代,还没有所谓经济作物这种说法,但是,许多作物都比粮食经济效益更高。以前的时候,大家都得顾虑不少事情,比如说,强迫下面的佃户不种粮食,改种经济作物,但是,对方的田税怎么办,另外就是,遇上不好的年景,下面那些佃户都要饿死了,他们才管不了那许多,回头就要闹出乱子来。就算是最后镇压下去了,但是需要付出的成本也很不小。
因此,各种经济作物其实很难大规模种植,而如今,有一种异常高产的粮食作物兜底,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就变成了可能,但是,大多数的经济作物都不是当年就有收获的,因此,能够提前一年进行布局,就能抢在其他人前面抢占市场。结果圣上借助于自己本身的权柄,还有遍布全国的皇庄官田,就直接将好处抢了过去。要不是这一位这几年积威深重,都有御史想要进谏,劝圣上不要与民争利了。
圣上这么多年下来,虽说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名,但是,他从来不是耻于言利的人,他少年的时候受够了没钱的苦处,因此,即便没有将钱看得特别重,但是也明白做皇帝不能没钱的道理。
因此,圣上压根懒得听那些大臣啰嗦,第一时间就先将好处扒拉到自个碗里。
顾衡对于谁先得到了好处并不感兴趣,反正不管是谁,他们都会将这个推广开来的。
圣上还有内阁几位阁臣在皇庄上尝到了红薯的味道,对于推广这个更有了信心,毕竟,红薯口感还算是不错,在常年半饥不饱的人那里,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对于底层的贫农来说,他们一年到头,就算是农忙的时候都未必能吃上一顿干的,平常甚至是各种野菜混着稻糠麸皮之类的一块煮,这等口感那真的是别提了。
有了这样的功劳,圣上表示,顾衡一个侯爵的位置稳了,如果他能够在正式成婚之前,就对甘薯进行了再次的改良,那么,他这个侯爵的含金量比那些开国的侯爷只高不低,将来起码能袭三代始降,甚至,若是顾衡能够彻底解决饥馁问题,那么,他的爵位甚至能够如同衍圣公一般,世袭罔替,即便是改朝换代也不受影响!
圣上这话一说,即便是几个阁臣也有些酸溜溜的,开国那些勋贵,好歹都是脑袋提在裤腰带上才得了这样的富贵,轮到顾衡,封爵对他来说简直跟吃饭喝水一样容易。不过想想人家做出来的事情,这些人就算是心里不平,但是琢磨着也唯有封爵,才能抵得上人家的功劳了!也亏得这一位对于朝堂上的权势没什么兴趣,要不然的话,他只怕不满三十就能入阁,这让他们这些阁臣都觉得自己的一辈子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吃过午饭,圣上带着人先走了,朝堂上事情还多得很,早上早朝没有上,但是事情还得继续做,倒是太子留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