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 2)
百谷接着说:“昔日洛阳万舸杨帆,浩浩荡荡地拉来许多各地美物,但运河上行的最快的是两三人的行客轻舟。我曾经羡慕它通达快济,灵巧地像家乡的筏子,如今却像我自己,早早地到站早早地下船,不能与所爱之人缓缓同行……慢一点好呀,可以多些时间在一起。”
他的下巴抵在自己手背上,望着漫天星辰脚下浮满水汽,天真地像个刚读书地少年郎:“过去想要的日子,如今因着爱上神明便成了不想要的日子了,是善变的人哪。“
“天上是什么样的?”百谷又问他:“天上的日子好不好?你们那么想要积攒德行羽化登天,一定是好得不得了的地方,有好得不得了的神仙吧。”
听闻此言岚间这才动容,同他一起仰望银汉。
这天岂止是凡人不能及的境界,亦是他们这些修道之人无法破除的天堑屏障。十万功德如何积攒?这是不是一个道听途说的虚数,是人口相传的谬词?是误会,实则根本就没有确切的方法,只能用无尽行善的由头来打发他们这些流浪人间的神明……且无人出来纠正。
以无限为期。
岚间怀疑过,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妄的泡影,但津滇也好杉弥也好,又比他真实许多坚定许多。草原上的牧民,山上的猎户,他们好像从不迷路,牛羊,骆驼,豹子,似乎生来就认识星星。
也许这就是雾野之神的命运,迷途其中不可自拔,无前路无退处,无情不是,爱恨也不是。如雾气本身,只能等日头出来自行消散,万物明晰,但在那时,也是自身消亡的时候。
“我身有天衰。”
百谷睁大眼睛向他望去……
岚间捋起自己的一绺银白色的头发来,沉着眼目:“十年前我一夜白头无法修回原貌,可能等不到登仙时,便会形销人世。”
他看着百谷道:“对神明之道来说,我也是一叶轻快的舟。”
新神杉弥,记住你的许诺,带我离开这山,在我死前去远方看一看……
第33章
曾经开天辟地的巨人沉成洛阳的十六座山脉,绕行一圈,以干枯身躯环抱故地。
为何他们死了呢。
终究是不喜欢这个世间了吧?
沉溺其中乏善可陈,以自我了断的方法抒怀益阔,润泽万物,接续衍生。令未曾睁开的眼睛得以在后世叹山河,穷无极,浩歌仰乐。
但神明还有一种消亡,便是天衰。
“终了之日和羽化之日哪个先来,我也不能知。”岚间对百谷说:“也许会走在你前头,化为冰凉的千风在山间反复吹上无数日子,蒸满山谷,清浊乱弗……那时,也不用听你如何气我了。”
“我气你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不是会还口么。”
百谷盘起腿坐端正了,他本以为对方永远不会遭受疾厄,不知苍生苦未平,没曾想也要品尝蓬断草枯的情形。头顶的这一溪霜月,如岚间清寂孤高,现下觉得还是月更冷,是人更寂。倒不知该怪罪何方神圣,将这万生愁绪搅如乱麻,事事怅恨。何必呢,倘若世间能有一些人永远畅怀,假若他们能永享福乐,这还有些慰藉,还有些指望。
“你这一走,从万山之巅到人间屯烟的两万八千丈,谁来守护?山神……你知道的嘛,他……”
百谷本来想说坏话,临到口边想起来九鸩哥的叮嘱,就换了个婉转意思:“他看不过来,你须帮忙呢。”
“我又能做什么。”
岚间回想以往的日子,他所有的情感倾注到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几件事的身上,精心维护,然而知交零落,岭海孤光,他们在陆陆续续地消失与离开,情思就此披斩。他若也走了,走得悄悄,徒一生留不下一样可念可盼的,到头来竟不如一介凡人拥着子孙满堂么。
人喜的是常晴浩瀚,喜的是眺目清明,雾野之神倒不是非要不可,他只身经年冷浸存活,从天脉灵胎里降世,亦魂归天地间,如天上的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