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0(2 / 2)

加入书签

还用煮熟的玉米粒加点油和腊肉炒,有腊肉的鲜咸,还有玉米的清香,吃起来味道好极了,就连还不能吃东西的小年糕闻到了味道都在李秀的怀里“啊”“啊”直叫唤。

现在小年糕已经有五个月了,虽然他还是以喝奶为主,但是在景国,这个月份的婴儿早就可以吃一些辅食了。

林夏至见他馋玉米,就想了个办法:用玉米磨成的汁水加进面粉里熬成很稀的面糊糊。

就算是很稀的玉米汁面糊,同牛奶的味道也不一样,小年糕吃得特别欢实。

林夏至要稍微把玉米汁面糊吹凉一些喂他,动作如果慢了一点点,小年糕就会睁着一双大眼睛委屈地看向林夏至。

自从尝过了玉米面糊糊之后,小年糕每天必吃一顿,没有就要哭闹。

林夏至还有些担心,这么早给小年糕吃辅食会不会对他肠胃不好。

李秀见林夏至愁眉苦脸地想这个,宽慰他:“你小时候可没有牛奶,更没有这么好的细白面,一天能有一碗白米熬的稀粥就不错了,不也好好的长大了,不用担心。”

多两天看着小年糕吃得开心,身体也没问题后,林夏至才逐渐放下了那颗担心的心。

林家村的番茄酱已经开始逐渐往外卖了,那些来林家村豆坊买腐竹和豆杆的人得知林家村新弄了一种番茄酱,都有些好奇。

今年番茄已经在江宁县预热了一段时间,这些行商多少听说过番茄,但是番茄酱他们就没有听过了。

没听过不要紧,里正当场拿出一小罐番茄酱,准备用番茄酱做一些吃食,请这些行商品尝。

豆坊外面没有锅灶,大家就在外面搭了一个临时的灶台,再搬了一个桌子做案板,就能炒菜了。

行商们看着林家村搭在豆坊外面的临时灶台,眼睛一下就直了。

他们常年累月在外面跑,在船上还好,有时候在陆上没有遇到城镇落脚,就只能在外面风餐露宿,连一口热汤都喝不到,只能冷水就干粮。

“林家村里正,你们这个灶台是怎么弄出来的?”有个行商看着里正在一旁等着炒菜,赶紧凑过去问。

别的行商听到了,也竖起耳朵听。

里正喜欢别人问他这些东西:“哈哈,搭临时灶台没什么难度,多看两遍也就会了,先在下面挖一个小洞,然后用砖块在上面交错搭几层,砖头记得留一些小孔,还得有一个放柴火的口子,很简单,你们回去试试就知道了。”

“放柴火的口子我明白,为什么要打砖块的时候留小孔呢?”那人没搞明白。

“不留孔的话火容易熄灭,想要火烧得旺旺的,就得有那啥空气进去才行。”里正也不是很懂。

当时他也问了林夏至为什么要留小孔,林夏至的解释是什么留了孔空气才能流通,不知道他从哪里看到这些东西。

里正不太明白,连带着解释不清楚,那行商只能作罢,既然这里正都说了简单,他回去试一试,要是弄不出来再找林家村里正问问就行。

随后他也没有心情再关心临时灶台了,因为他已经闻到了番茄酱炒菜的味道。

掌勺的是林家村灶上手艺不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