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5(1 / 2)

加入书签

带。”

“节目组准备了, ”副导演道:“穆老师《天籁之歌》改编的那版伴奏可以吗?”

穆子绥皱了一下眉。

《天籁之歌》和《在路上》都是同一个资方,播放的电视台也是同一家,能拿到伴奏不稀奇。但那可是他和顾骄唱的版本。

“恐怕不行。”他措辞委婉, 却连解释都不给, 眉眼也是冷的。

副导演知道没指望了,想想网上的热点还是要努力一把:“那穆老师想换什么歌?”

“按台本走。”

穆子绥指的是录制前发给每位艺人的录制行程和大致活动,方便他们提前准备。很显然,台本上并没有要穆子绥和谈希蓝合作的明确内容。

副导演捏了把汗:“那也不错, 哈哈哈。”

正是早餐时间,道具间空荡无人,忽然传出一阵人声。

“他不愿意和你唱, 尽力了我也没办法。”

“别人可以,我怎么就不可以?”说话的人长发如浓墨般披散,不是谈希蓝还能有谁。

副导演头痛起来:“你疯了和他们比,我的小祖宗唉!”他跟着录制了这么多期,怎会不清楚其中的暗流涌动。

谈希蓝话里的“别人”说的正是顾骄。顾骄最开始不就是打着“非常欣赏”穆子绥的名号,以后辈的名义蹭热度吗?再走狗屎运抱牢了大腿,从此一飞冲天。

副导演不便把其中关节说得十分明白,只是点到即止:“别去惹穆子绥。”

谈希蓝怎么甘心呢?她不去碰碰就对不起前期那么多铺垫。

选秀一路走过来,谈希蓝一直在有意无意给自己塑造一个“追星追进娱乐圈”的形象。一开始没有人在意,直到她签了公司,有正式团队为她打理这些,“穆子绥粉丝”才逐渐成为谈希蓝身上的记忆点。

团队甚至用手段伪装了多个公开平台的账号,截图买通告,把账号上的发言包装成谈希蓝早期的粉丝言论。“《雪鹤》爆好听呜呜呜。”“穆子绥怎么这么会唱!”“男神我好可可可……”

无不无耻另说,手段有用就好。水军夸几句“原来谈希蓝也追星”、“私底下的蓝也太可爱了吧”,不明所以的大众就跟着好感度往上涨。再加上她在《好歌声》中就是一副对化妆搭配没兴趣的耿直女孩形象,实在让人讨厌不起来。

很多网友冲着她“有趣的灵魂”粉的。

谈希蓝一直觉得,普通人是愚蠢的、舆论也是可以肆意操。控的。她靠着蹭穆子绥上了几次热搜,不由野心更加膨胀。

这次参加《在路上》,谈希蓝在微博连发了好几条动态,话语间的“意外”、“激动”、“憧憬”几乎要溢出屏幕。水军和粉丝都在有意无意把话题往谈希蓝终于要圆梦上引导。

谈希蓝的工作团队甚至连营销稿都准备好了。那些过去一口一个“穆子绥”、“穆男神”的言论截图,将会和节目里乖巧喊“穆老师”的画面放到同一个九宫格里面形成对比。再顺势搞个#谈希蓝追星人前人后两副面孔#的热点话题。

副导演是她通过自己在《好歌声》的导师寻到的门路,也是看在她最近网上风大才同意这样安排试试。

他很快就悔之不迭。

在出发去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前,所有人都到会客厅讨论晚上表演什么节目好。

按照出身分的话,穆子绥、林小仙、谈希蓝都属于传统歌手。剩下的三个,谷米、叶子谦还有顾骄都是实打实的演员。俞沭是两不沾,是靠唱跳出道的。

“要不我们先确定一个大合唱,然后排个小品?”

“七八个人的小品太长了,每个人四分钟就是半个小时。控制在十分钟之内比较好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