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3(1 / 2)

加入书签

“怀瑾的意思是?”宁衍问。

“永安王年事已高,在宗亲内又颇有地位,所以无论是谁做皇帝,都得供着他养着他……这也是他敢放心这池水越搅越浑的原因。”宁怀瑾说:“他所求的,不过是九江府一亩三分地的平安,他既没有理由跟宁铮瞎掺和造反的事,也没必要为了陛下跟宁铮死磕。”

“在宗亲眼里,我名声不好,坐在帝位上也没法给他们什么脸面帮助,管什么远近亲疏,都是一视同仁。”宁衍说:“可三哥就不一样了,所以那些‘近’和‘亲’,相比起我来,一定更亲近三哥,只是他们嘴上不敢说便是了。”

“这就足够了。”宁怀瑾说:“宁铮亲近宗亲,是因为他要拉拢他们,为自己之后登上帝位添保障。可只要陛下一天坐在帝位上,宗亲们起码明面上便是向着陛下的——这本就是陛下的优势。”

“所以皇叔的意思是,叫我好好利用这种优势?”宁衍说。

宁怀瑾点了点头。

“皇亲皇亲,皇字当头,陛下先是君主,然后才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宁怀瑾说:“既然陛下都已经想到了要用君主的身份向永安王借兵,怎么没想到再多借一层呢。”

宁衍闻言来了精神,一股脑坐起来,说道:“愿闻其详。”

“有些事,陛下办就是不尊长辈,不孝嫡母。”宁怀瑾说:“但若是旁人来办,就是深明大义,为大局考量了。”

“今年陛下年节下不在京中,连先帝的祭礼都未曾主持,实属不妥。”宁怀瑾缓缓说:“可战事胶着,陛下碍于大局抽不开身……那不如请太后娘娘去家庙烧烧香,祈祈福,也好在列祖列宗面前给大逆不道的长乐王求求情。”

宁衍:“……”

他怎么忘了,他这位小皇叔还有这一手。

当年先帝崩逝,宁怀瑾怕当时尚且年幼的宁衍被阮茵所害,当时便“威逼”着这位太后“自愿”出宫去守陵七年,实打实地过了许多清苦日子。

十年后,宁怀瑾兜兜转转又拿出了这个压箱底的办法,只是这次他瞄上了宁宗泽,决定让旁人去做这个恶人了。

“其实陛下若不想跟他们虚与委蛇,倒也不必逼着自己。”宁怀瑾说:“陛下坐在帝位上,原本就比宁铮多一重‘君’的身份,哪怕是跟宗亲们说起话来,底气也比旁人足三分。”

宁衍渐渐听明白了一些。

“皇叔的意思是,让我以二十万兵马为由头,私下里暗示永安王‘帮’我这个忙?”宁衍咬了个重字,接着说:“而他为了免得麻烦,也免得这么早站队,是一定会尽心尽力的——毕竟在他眼里,阮茵去祈个福算什么,过了年还是能回来。”

“正是如此。”宁怀瑾说:“阮茵可以用孝道来压着陛下,宗亲们自然也可以用大义来压着阮茵。”

“陛下,您还年轻,不懂得人言可畏。”宁怀瑾说:“宗亲之间的关系虽是迂腐的枷锁,却也是杀人不见血的利剑。”

宁衍顿时深以为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