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2 / 2)

加入书签

肖承平亦如此,品完手中之茶,拱手道:“不亏是天下第一茶!”

书生笑道:“方才是借这小哥之酒,不才再煮一壶,这次是借肖经略之花。”说罢,自顾清洗茶具,又煮一壶。煮好后,依然分作三杯,三人同饮。

方泉一杯饮下,感受又有不同,正欲评说,忽听那肖承平道:“上一杯有酒韵,这一杯有花香,想必先生有奇术汲取诗酒花之菁华,是也不是?”

书生点了点头,笑而不语。

肖承平又道:“诗中有浩然之气,酒中有悲喜之情,花中有草木之菁,说起来,这些都是天地灵气。我等修行者,要经吐纳、藏汇、入窍,才可纳天地之灵为己所用,先生却直接引灵气入外物之中,此种手段,当真闻所未闻。”

方泉听到此处,忽想道:“引灵气入外物,我的白鱼之灵不就可以么?”只听那书生回道:“肖经略言重了,此乃小道,上不得台面。”

肖承平淡淡道:“先生姓岑名琦,祖上第四代迁入淮城,双亲早逝,无兄弟姐妹,原本靠卖字画而生。巧的是,此前从未修行,也并不好茶……所以,阁下到底是谁?”

方泉心中一凛:“莫非这书生另有身份?”

却听那书生笑道:“肖经略慧眼如炬,不才只是借了这具肉身而已……至于身份,还请经略为我沏上一盏茶,再听我慢慢道来。”

肖承平笑了笑,不慌不忙煮了一壶茶,沏好后双手敬上,却不知那书生暗中捏印,以秘术将他灵魂映入茶水之中。

少顷,书生将茶水一饮而尽,只消得片刻工夫,就已品出肖承平的阅历人生,心中叹道:“不是我要找之人。”

那肖承平又道:“肖某忝为淮府内军经略,督察五卫及城中治安,还望阁下告知底细,不要误伤了和气。”

“岂敢,岂敢!”书生拱了拱手,正色道:“不才实乃海域散修吕一夕,因闻得有机缘在此,所以遣了个影子前来打探一二,并未有冒犯之意。”

肖承平面色一变,“原来是捞月道人吕一夕,传闻道友乃蜃龙一脉,擅使虚实幻境,久仰久仰。”

书生面呈讶色,“我乃蜃龙一脉之事,鲜有人知晓,却是瞒不过肖经略。”顿一顿,又道:“我修行上有瓶颈,得高人指点,说突破机缘在烹龙之宴上,因不愿得罪龙族,是以派了个影子附身于此,若是打探到机缘所在,就无须参加烹龙之宴了。”

肖承平问:“那道友可是有所收获?”

书生略一迟疑,继而坦然道:“前夜里心有所感,以清明目仰望夜空,见有月华倏然而落。可惜我分影之术尚未完善,只能在百步以内行动,因而不知是何人在汲取月华之力。若是寻得此人,便是寻到机缘……”

方泉一直默不作声,听到此处,心中一动:“这书生说的,该不会是我吧?”

作者有话要说:  书生献诗改编自唐代卢纶的《皇帝感词》

第20章 初见淮王

那书生顿了顿,对肖承平道:“若是经略帮忙打探一二,吕某感激不尽。”

肖承平苦笑道:“我自身尚且不保,只怕帮不上什么忙了……”话锋一转,又道:“此番前来,一是调查道友身份,二是奉淮王之命,请道友入府做一个茶博士……怪就怪道友之茶确为极品,淮王饮后念念不忘,下死令要我请君入府。今日得知道友原是蜃龙一脉,又怎肯入淮王府中做一个茶博士?”

书生笑道:“只怕经略回去难以交差了。”

“何尝不是?”肖承平一声长叹。

方泉忽寻思道:“我若会煮这茶就好了,这样或能混入淮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