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 / 2)
林时新当年卧底时的推理手稿被谢一忱整理后发表,谢一忱不是抢功劳的人,文章署名林时新,自己的名字写在最后——“整理:谢一忱”。
文章发表后引发轩然大波,林时新的女粉丝们炸锅了:“日本有纸片人工藤新一,而我们有真正匡扶正义的少年侦探——林时新!”“是谁家青葱少年,扬鞭策马,挥斥方遒!”
因此,林时新和谢一忱同时拿到了“央视时政·社会新闻部”的记者通行证。
有道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一入大学,林时新就学业事业两手抓,大二时双修新闻与法学,大四获得双学位的同时拿到保研的名额。林时新早就知道“富贵险中求”的道理,入职时是A视年纪最小的实习记者,但同时,也是胆子最大、最喜欢挑战有难度有深度新闻事件的记者。
他的二次发育在大学时期,20岁的时候开始抽条儿,长成了身高1米8长身玉立、气宇轩昂的男子汉,不再是小豆丁了,只是还是一如既往的瘦。
出入电视台时,蓝条衬衫习惯性系到最上面那颗扣子,脖子上挂着工作证,米色风衣下腰肢劲瘦,一双长腿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毒疫苗事件让他一脚踢开了医疗灰色产业链的贪腐和罪恶;7·23大桥垮塌事件中“林记者精彩11问”让副部级领导左支右绌、满头大汗、节节败退,最后走下讲台走上刑台;三道湾豪车相撞事件里,林时新暗访7个月,最终揭开车祸掩盖下的“买凶杀人”真相,此事牵涉蛇城四大名门望族,林时新的项上人头被悬赏“500万”。他东躲西藏、隐姓埋名了好久,江湖追杀令才随着当事人被关押而结束,他才敢重现人间。
种种堪称刀尖舔血的丰功伟绩,让林时新年仅23岁,就成为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暨长江韬奋新闻奖三连冠获得者,也是微博上坐拥四千万粉丝、对新闻事件寥寥几句看法就上热搜的“意见领袖”。
-
现在,这位“意见领袖”……有点惨。
这是林时新在鄞县埋伏的第七天,这七天来,他饿了就吃馒头凉皮大饼,渴了就喝矿泉水,脖子上挂着写有“小工”俩字的纸壳儿,在天桥上盘腿儿一坐,专心致志地等人来钓他。
等来等去也没等到客户来,倒是看到一个肤色发红、流里流气、发型是凤梨头的男人,脖子上挂着写有“找工作”三字的纸壳儿,坐在林时新对面,跟与他打擂台似的。
俩人对视很久,那男人忍不了了,走了过来,蹲在林时新附近:“你干啥啊?这块儿是我看上的,你滚蛋。”
“不专业,”林时新目不斜视,“还‘找工作’,没有这么挂牌的。”
姜鹏低头看了下自己的牌子:“我这不是更清晰明了吗?就是来找工作的。”
林时新嗤了一声:“再看看你穿的,这衣服,这鞋,得几万块吧,头上还抹了摩丝,身上干干净净的,哪有进城来干活儿的乡下小伙儿像你这么打扮啊?”
姜鹏看了看林时新褪了色洗出了窟窿的旧t恤和破破烂烂的牛仔裤、军绿色的解放鞋,不由得佩服。他警校毕业后在北京分局里做实习警察,一年半了也没立一点功,他爸爸叔叔爷爷以他为耻,警察世家没他这种废物,要把他扫地出门。他打听很久听说鄞县这里有人口无故失踪案,准备多时才下定决心在这儿蹲点。
“你,你就不能给我们口饭吃吗?案子都让你破了,我怎么办啊?有这本事你学什么新闻,当警察不好吗?”姜鹏气得直推林时新。
林时新被他推得歪到一边儿,气笑了:“当警察的话,白瞎我这笔杆子了。再说,你们多忙啊,总是最后才出现。”
“你不要又翻旧账!我叔叔说了,上回你报警的时候证据不足,我们没有逮捕令是不可能随便拿人的!”
“你闭嘴,再大点儿声人都跑了,还逮个屁啊!”林时新左右看了看,朝姜鹏吼道。
姜鹏一听又蹲下了,整理了下自己脖子上的挂牌:“哎哎,这次你猜是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