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2 / 2)

加入书签

李南珠见了我的行礼,略带惊讶地瞥了我一眼,随即又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让我换上秀儿的衣衫和妆容,还在我面上遮了一块薄纱,假装受了风寒的样子,如此这般,我便与秀儿有七八分像了,直到随李南珠踏进府外等候的去朝鲜世子府的马车,都没有人认出我不是司马疏星。而真正的秀儿,却锁了门蒙头躲在被子里睡觉,直到下午李南珠回府才能偷偷溜出来。

朝鲜世子府比我想像中的要精致舒适一些,虽说是人质,可见多尔衮对他们不薄,甚至在他归国这天遣人赐了笔墨龙砚,寓意世子能够接朝鲜绫阳君的班,早登大宝。

我利索地换下了秀儿的服饰交予李南珠,按照她的安排换上了汉服,混在世子嫔姜氏的侍女中。

送别仪式持续了很长一会,鼓乐声喧中,即将离京回国的朝鲜人质无论男女主仆难掩欢喜之情,热泪盈眶,而滞留的人质如李淏和大臣等时而哭哭啼啼时而慷慨高昂,感叹悲欢离合的人生,抒发愈演愈烈的羁旅之思。

李凒更是拿出他在沈阳府上的诗作缅怀这八年的质子生涯:

身为异域未归人,家在长安汉水滨。

月白庭心花露泣,风清池面柳丝新。

黄莺唤起辽西梦,玄鸟飞传塞北春。

昔日楼台歌舞地,不堪回首泪沾巾。

在这样的场合,我笃定没有人会留意世子姜氏如何多了一个侍女的。李南珠帮我安排好了一切,所有环节天衣无缝,岂料清朝的护军统领却是达海。我心虚地埋着头,他盯着我从李凒和姜氏带着一大摞家书踏出世子府,到目送我上船,终究没有揭发我,也许,在他的心里,还是给芸溪留了一个位置。离岸那一刻,我却和很多归国的朝鲜人质一样难以自抑地哭了起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朝鲜人质们尚且有家“家在长安汉水滨”,而我却不见 “南枝”何所依。

窄暖还寒,江上的夜风十分凉爽,海浪此起彼伏,我披着黑裘站在船头甲板上颠簸,眺望越来越远的堤岸,星空下,前世的记忆愈发模糊,而在摄政王府的一切却历历在目。身后突然传来一个低沉的声响:<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