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2 / 2)

加入书签

  暗道内很冷,姜祎被关进牢里后就没有御寒的衣服, 只穿着单薄的衣衫, 不由得抱着双臂搓了搓, 还沉浸在姜褚肯放她一条生路的震惊中。

  “前面就快要到了。”一直沉默着走在前方的胡明忽然停了下来,“殿下,您顺着这条路往前走, 大约半炷香便能出宫去。”

  姜祎僵硬地点点头,胡明转过身来,手中的灯笼灯光下,他的神色有些阴沉:“殿下,这是我最后一次叫您殿下。陛下的意思是, 希望从此以后,在这世间,乐平公主就是真的死了。”

  姜祎又点头,道:“我明白。”

  “这里是陛下为您准备的,能够保证您余生都衣食无忧。”胡明从袖中掏出一只锦囊摊在她面前,姜祎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接,他却又将那锦囊握住,躲开了她的手,“但奴才斗胆,却并不想把它给您。”

  “什么?”姜祎抬头看他,呆呆地不明所以道。

  摇曳的灯笼照亮了胡明那张光滑却妖异的脸,他低着头,眼睛却向上盯着她,表情看上去有些诡异可怖:“奴才在这宫里伺候了三十余年,知道今日陛下既交给奴才这个差事,说明奴才命不久矣。奴才是贱命一条,但也不能白白被公主连累送了命,家中尚有父母兄弟,奴才总要留些好处给他们。”

  姜祎的思绪有些迟钝,花了一段时间才明白他的意思。她呆呆地看着这个从小便跟在母亲身边唯唯诺诺的老太监,突然不知该作何反应。

  她从前的人生是多么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她曾是颍国的骄傲,如今却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随意嫌弃和□□的灾星。

  再没有哪一刻,她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姜祎勉强牵了牵嘴角:“你拿去吧。”

  她没有再多言,转身向前走去,脚步有些踉跄,但是脊背挺得笔直。

  身后的胡明没有跟上来,姜祎向前走着,忽然想到了秦晗曾经的劝诫。

  “猗猗,你不该这样锋芒毕露。作为一个公主,你太过骄傲了。可你要明白,你之所以有骄傲的资本,百姓乃是根本。”

  那时候她是怎么回答的来着?

  “我这个人本就骄傲,同我是不是公主没有任何关系。哪怕我只是个平民布衣,我依旧会如此骄傲。”

  一语成谶。

  她弯了弯嘴唇。

  没有关系,那就证明给他们看。

  永寿元年腊月二十四子时,鸾鸣宫走水,禁足于宫中的乐平公主薨逝,随侍宫女内监一百二十一人皆葬身火海。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胡明,由于奉旨前往看守乐平公主,亦死于这场大火中。

  新帝知晓后,亲自前往鸾鸣宫吊唁,于废墟之上痛哭失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