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2 / 2)

加入书签

  她这个车子,首先轮子就比一般的两轮马车小,底盘也要稍微低些。

  整个马车不是加长,而是加宽加长,像一个房子样式。

  整个车身是平的,前面车辕则是往上翘起,方便套牲畜。

  在整个房子样马车的外面有个台阶样的设计,这里可以坐下两个人,原本应该是车夫的位置。

  但这个车的车夫可不仅仅是要赶牲畜,前面还要坐两个人像骑脚踏山轮车那样坐下位置上登她下面的脚蹬。

  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辆半马车半脚蹬山轮车。

  整个车中挤挤挨挨装下三十人是没有问题的,甚至上面还有一层可以让孩子们睡觉的地方。

  它是上中下三层卧铺使设计,左右两侧可以供一个大人躺下,前后两侧则可以供孩子躺。

  每辆车光躺人的位置就十二个,最中间空出来,铺上稻草,剩下的人就可以盘坐在上面。

  上下车就从车前上下,车前面的板子参考那个科举考棚那样搭,用的时候就搭上,上下车就抬起来,然后从下面钻出去。

  这种车子如果光靠半夏子做,不知要做到何时,马亚男便画了图纸,让分工合作,砍树的砍树,切割的切割,打磨的打磨,做轴的做轴,做轮的做轮,各司其职才好,她自己则负责最后的组装。

  也好在他们离京城近,慢慢走,半个月也就到了,那些特别远的地方,得乡试过后,等下成绩,就要开始赶路。

  先安排其他家五岁以上的那178个娃,男娃女娃分开坐。

  计划是三十人一车,其中小些的孩子24个,大些的6个,如此,12个床铺就24个小些的娃轮流睡,6个大些的便每六个时辰,轮着到牛车上休息一次。

  第一、二辆车先各安排10个5岁的男娃、女娃,10个6岁的男娃女娃和4个7岁的男娃女娃上去,男娃车上就再安排3个10岁男娃,3个9岁男娃;女娃车上相反。

  第三、四辆车上依然10个5岁男娃、女娃,男娃车上还是10个6岁的男娃,4个7岁的;但女娃车上的6岁女娃却只有8个,另加了2个7岁的,这车上7岁的女娃就变成6个。

  而照顾他们的大孩子,男娃车上10岁的只有1个,9岁的剩下5个就都放到了这辆车上;女娃车上倒是不变,还是9岁10岁各3个。

  第五辆车上5岁的男娃5个,女娃2个;7岁的女娃5个,8岁的女娃11个,9岁的女娃4个,10岁的女娃3个。

  第六辆车上7岁的男娃8个,8岁的男娃11个,剩下的位置就为其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