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9(1 / 2)

加入书签

系啊!

  秦家坐北朝南,大门肯定开在正南面,但是院子的大门却是开在西面的。秦家院子的正南和正西都是水泥马路,背面和东面和邻居接壤。

  王笑笑的吃食摊子就摆在南面和西面的马路交界处。

  其实刚开始搭这个棚子的时候王笑笑两口子就有考虑。吃食这个东西可不是只有秦家能做,任何一个稍微有点手艺的人都能动手,吃独食肯定吃不下去。

  乡下地方和城市不一样,城市里面你不和邻居往来就不往来,但是乡下地方,你要是受到了排挤,那是干什么都不会顺畅,说句难听的话,到时候家里死人了都没人帮忙抬棺!所以邻里关系一定要好生经营。

  堵不如疏。

  如果是一两个人动这个心思,那就是多了一两个来抢生意的摊子,但如果目光更长远一点呢?假如摆摊子的越来越多,每天来这边的人越来越多,隔壁村子的、镇上的、县城的……当常驻的摊子达到一定数量,那是不是就是和旅游圣地的小吃街有点接近了?

  百废待兴,说的就是现在吧。

  只要规划得合适,秦家前面和旁边的马路就是两条现成的小吃街。

  王大婶要在秦家旁边搭棚子做生意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秦老头还真是大方,明摆着让人抢生意的事情也做。”

  “秦家那个吃食摊子做主的不是秦老头吧,应该是他儿媳妇王笑笑,你说这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这个吃食摊子要是做下去,可不比种地强?”

  “这事儿怕不是谣传吧,这不是从饭碗里抢肉嘛。”

  “哪里谣传了!王大婶子的那个棚子都开始搭了,据说最开始是准备随便用木板搭一个遮太阳的地儿就好,后来还是秦吉林给王婶的儿子牵线,从别人家里拉回来了一点用剩下的砖头,搭了个实实在在的小屋子,和秦家的棚子一模一样,大小都是一致的。”

  “咋还忙帮搭棚子呢?是不是收钱了?像是镇子上门面的租金?”

  “棚子是搭在马路旁边的,那边的地儿是村子里的,秦家真要收租金的话,村上的人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这就奇了怪了。这王笑笑目光短浅我信,但是我从来没听说过秦吉林干过赔本生意,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秦家人莫不是圣/母转世?不行,我亲自去看看。”

  “看个屁,你直接说也想搭个棚子不就得了,还那么多弯弯道道。”

  “…………”

  转身的人可不管身后人的调侃,秦家那边真的让人过去做生意的话,没道理自家不能去的,算起来两家还没出五服,也是亲戚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