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1 / 2)
么会这样……”
短杖杵地咚咚作响,云悠郡主咬牙切齿道:“老身有免!死!金!牌!”
当真是冥顽不灵。
霍不离忍不住笑了:还是陛下有先见之明啊!
至此,巍淼堤垮塌一案破获。当年参与贪腐的官员纷纷落马,云悠郡主被褫夺封号、收回免死金牌,不必经大理寺,直接斩首——以告慰惨死的百姓;其他渎职之人即日押送蓟京。
而白尚书因年事已高,又主动招供,获上谕准许幽禁于宅中。
送白尚书回去之时,霍不离忍不住询他,问为何突然投案自首。白尚书只是摇了摇头,一言不发地上了马车。
马车在官道上疾驰,霍不离的身影渐渐缩小成一个黑点。白尚书颤抖着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那是江聿亲笔写给他的——《济民表》。
后世传言:济民一表,洋洋洒洒近千字,白尚书阅后痛哭流涕,顿悔顿悟。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过了数日,曾耒兴冲冲地找到霍不离,说是与工匠商讨出了防洪的方略草书。霍不离看后当即拍板。
又逾十日,修缮巍淼堤正式开始。曾耒临危受命,担任督工主事。
“大人不留下督建工事吗?”
霍不离一边收拾行囊一边唉声叹气:“本官何曾不想?这不益州正在修筑的石坝出事了么,陛下命本官过去看看。”
第四十八章
虽说巍淼堤决口与前一任工部任职者有牵扯,但其中仍有几名被革职的官员早已成了欧阳槐的人。欧阳槐接连损兵折将,这一次益州正在筑建的水坝又塌了,眼见苏桓的工部尚书之位岌岌可危,他更是犹如强弩之末,短短数日似乎就苍老了好几岁。
是日休沐,欧阳槐派人早早地在宫门口守候,下朝后就把苏桓和丁侍郎叫到了府里。
“听闻水坝坍塌是因为坝址没选对,可有此事?”欧阳槐看了一眼心事重重的苏桓,“为何犯下如此低劣的错误!”
苏桓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并不知道欧阳槐在同他说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