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 / 2)

加入书签

r />  女生: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我不相信你不知道。你上次还跟他一起去蛋糕屋,所以你也是喜欢他的吧。

  安静了一会儿,就听到她说:为什么我非得喜欢一个人?

  又是一阵安静。

  然后她走回来,对他说:送到这就好了,谢谢你,你弹琴很动人。

  他说:谢谢。

  那是他们的第一段对话,此后三年,没有再见过她。

  

第2章

  

  黎诉从小就喜欢夜晚,不知道是喜欢“夜”和“晚”这两个字,还是喜欢所有形容夜晚的文字,还是喜欢夜晚本身。

  但画“夜”是从读一首诗开始的,那首诗叫《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诗名太美了,导致她急躁地往下读。

  读完,发现其实跟夜晚没多大关系,夜晚只是死亡的象征。

  那既然可以这样创作诗,为什么不可以创作画?

  于是,这就是开始。

  诗是七年前读的,所以也画了七年关于“夜”的画。

  画着画着,她开始迷恋上夜晚,因为夜晚让所有的光都出来了。所以她其实是迷恋光,各种各样的光。

  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光;星星是时间的光,有的已经死去;灯,她很喜欢灯,就像喜欢夜晚本身;还有萤火虫,这三个字简直就意味着真善美本身,可是她不画萤火虫,不是没见过,只是觉得既然喜欢灯,就不能再贪心萤火虫的光,觉得对不起。

  其实她就是喜欢黑暗里的光罢了,阿涌早就道破,就像人们赞美淤泥里的莲、苦难里的牺牲、渺小的伟大等等。

  其实就是对比产生喜欢。

  说是画“夜”,也不过是在夜里画画。

  但她今夜没有画,其实在很多她出门的夜晚,她仅仅是发呆。

  等便利店送货的车到了,她就进去买被塞到最里面的三明治,吃完回家洗澡,然后去打工。

  她喜欢她的一天是从夜里开始,在晚上结束。

  可再喜欢也没有办法,她是社会性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要按照社会的规则作息。

  太惨了,人。

  午饭时间,照例接到爷爷的电话。

  无非还是吃饭睡觉和气温那些事,她听了十几年,也不觉得厌烦。

  其实学期结束是想回去一趟的,但看了看兜里的钱,减去接下来的学费,她连往返的机票都买不起。

  于是就变成了爷爷来看她,下个星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