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1 / 2)

加入书签

石门打开,入眼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阶梯走道,一路向上,像是能通到天庭。

唐欣欣喜不已,起身抱了季云阳一下,然后,拽着他的手就想奔过去。

季云阳却站在原地不动:“等一下。”

“嗯?”

唐欣回头不解地望着他。

季云阳没有解释,却将手里的白羽毛放进了石棺里,而后,才望着她一笑说:“走吧。”

“嗯。”

唐欣笑着点点头,两人牵着手向那条长长的走道而去。

可能是通向外面,走道并不像进来时那样有腥臭味,越往上走便越是干燥,但两人还是不敢大意,并没有拿掉过滤空气的布头。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终于看到了尽头处的白光。

两人欣喜地对视一眼,不禁又加快了脚步,直往那光源而去。

三步

两步

一步

终于,他们走了出来,踏进了光源里。

当双脚踏上碎石地时,才知道并没有出山洞,只是眼前的视野变的开阔了。

他们所站的地方是一个溶洞,里面矗立着无数白水晶柱子,之前的白光就是这些水晶散发出来的。

溶洞面积很大,足有一两百平米,粗壮的水晶柱耸立在其间,柱身还刻着一些难懂的经文,里面的温度很低,比刚才的墓室要低好几度,唐欣怀疑是到了山顶。

本书作者有讲过这座山,说这山名为玉龙山,山顶常年飘雪结冰不化,因此,才会有连绵不断的山泉流淌到山下汇聚成河。

因住在河的源头,河源村便由此得名。

关于这座山,还有很多传说,传说在封建社会,相爱而不被父母允许的男女会相约来此殉情。

殉情的那天,为了来生能在一起,他们会绑一根红绳在对方手腕上,然后,牵着手一起从山崖跳下。

因此,这座山也叫殉情山。

后来,人们觉得‘殉情’二字不吉利,便用一个美好的名字代替,叫‘鸳鸯山’。

当然,这些都是民间传说,只有当地的人才会叫‘鸳鸯山’这个别名,国家地图上这座山还是叫‘玉龙山’。

县城也因这座山得名,叫玉龙县。

当初,看书时,唐欣就由作者的描叙联想到了彩云之南的玉龙雪山,她还坐缆车上去玩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