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2 / 2)

加入书签

  衙门里剩下的秧苗,宋问直接移栽到萧略庄子上,临时开了方水田出来,等水田润好,再移栽过去,秧苗已经长到七八寸有余,超出了正常一般秧苗移栽的高度,不过好歹是全部移了过去,衙门这边的水田也空出了足够的生长空间。

  种在衙门里的水稻,施肥不易,特别是没有现代技术生产的肥料,多是人畜粪便作为肥料,味道上非常不适合用在宅院种植上。

  因而宋问要在水稻田里养鱼,形成稻鱼共生系统,让鱼吃掉水稻田里的杂草,为水稻田松土,提供肥料等,还能让长出的水稻米和田鱼都更好吃。

  宋问在现代时最喜欢稻鱼共生长出的稻谷碾的米,甜糯、黏性和弹性十足,便是用电饭煲煮,锅内水沸腾的传出来的蒸气都能香飘十里。这种米,便是原产地买也要十几块一斤,出了产地,那价钱就是翻倍了。

  那田鱼,也好吃得不像话!宋问现代时候吃过的用的是红鲤鱼,当地上千年的培育专门养殖出了田鱼这种品种,无鳞油炸后,能吃到脆生生又甜滋滋的鱼皮,便是从来不吃鱼皮的他都能吃上好几张皮。

  稻鱼共生好吃是一方面,还好看。红彤彤的田鱼在土色地、清凉的水、翠绿稻间来回穿梭,挽起裤脚下田,抓田鱼,一脚也许还能摸着田螺、泥鳅。一望无际的翠绿稻田,水里红色田鱼穿梭,有个挽裤脚嬉闹的少年,随随便便就是美景如画!

  宋问光想起吃法,就雄赳赳地拿了渔网,从萧略庄子的鱼塘里,专门盯着红鲤鱼苗捞。至于庄子管事如何肉疼地看着他搅和了好不容易养起来的几苗红鲤鱼鱼苗,那宋问就……全不放在眼里了。

  要知道鱼下鱼卵后,要是不及时把鱼卵跟成鱼分出来,那成鱼准保将鱼卵吃个干净。庄子管事因为萧略让多种些水稻秧苗,耽误了些时日,加上后来水苗种多了,事也多,一时忘了,鱼卵被吃了不少,一时养成的鱼苗也就很少。

  这会儿,全叫宋问捞了去!!!

  宋问捞的兴奋,到底是白拿萧略的,想了想还是决定多少表示下:“等田鱼养好了,我给将军做田鱼吃。用花生油煎得表皮脆香,然后下水滚,放上甘脆口的冬笋,汤煮成奶白色的,汤又鲜又甜,笋也鲜的你吃舌头。”

  萧略看着宋问认真点头,觉得说起这些的宋问像是浑身染了层光,亮得晃眼。

  宋问笑说:“等割稻子前,田鱼太多吃不完,还能做成田鱼干,直接吃脆香,还可以拿来做汤面,最好吃的是炒粉干吃。”

  “粉干?”萧略疑惑。

  好吧,这时候的北方没有面,没有粉。而且现代除了当地,粉干也少见。一种介于粗粉和细粉之间,又更有面的韧劲道的一种粉类。

  宋问实在解释不来,只能粗暴总结:“到时候,我做给你吃。”

  萧略肉眼可见的高兴,不再是浅笑,或是勾个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