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1(2 / 2)

加入书签

  整个朝廷之上的人都盯上了宋问,不知道该感慨年少有为,还是初生牛犊,亦或是惊世骇俗!

  皇帝道:“据朕所知,水稻并不是适宜在北边种植,何况是种到、种到衙门里。”

  有大臣想说宋问是在胡闹,根本不可能。那水稻便是南边种植也已经过了下种的时节,怎么可能北边能种,实在是胡闹!

  “启禀皇上,水稻最重要的是注意水和寒热,在北边也能种植。至于水,衙门地方小,人力可以解决,何况还有水车能用。至于寒热,臣这是头回种,也算是试种,要是成了,日后也可推广开来,多少能让民间居高不下的米价往下降一降。”

  宋问指出说,“何苦这京城也有不少富户庄子回种植水稻,虽然收成不好,但说明水稻是能在北边种植的。”

  解释完这些,宋问看了萧略一眼说:“臣确实剩下不少秧苗,死了可惜,只能暂时先在已经开垦出来的水田里养着。但眼看六月过半,还是要尽早移栽才行。臣之所以打量衙门屋顶,并不是要掀屋顶……”

  这话,满朝就一个信的。

  宋问自己停顿了下,无奈道:“好吧,臣是有这个想法。不过在屋里种植水稻,一个日头照不进来,光不够;一个屋里总比外头阴凉,水稻恐怕难以长成。但要是掀掉屋顶,那么这漏雨的问题不先想法法子,就不可行。毕竟屋子,还是要住人的。”

  你往墙面上种蔬菜、粮食的时候,怎么没想过要住人?礼部官员各个瞪着眼,一副要宋问好好说说的架势。

  萧略赶紧跟上说:“今日听宋大人一番话,确实是我鲁莽了。”

  他冲着皇帝拱拱手道,“皇上,长安衙门到底是庄严之地,礼部考量十分有理,还是不宜大刀阔斧动了。但宋大人一身宅院种地的本事确实可惜了,臣想着,京师营驻扎之地空地十分多,不知能否开垦出来,也种上粮食?”

  “京师营里多京城子弟,不知农人疾苦不知凡几,臣以为要是开垦京师营空地种植粮食,不仅能有粮食,也能让京师营上下知道农人疾苦,平日也能多加管束自身,少些穷奢淫逸之辈。”

  萧略诚恳道,“臣常年驻守边关不毛之地,那里的百姓难时要啃树根树皮才能温饱,回了京城,却是朱门狗肉臭……”

  这话实在得罪人。明面上说的是京师营,但朝中官员谁不想到世家头上,何况京城中就没有穷的官!

  哦,还有个借钱的宋问!

  这事显然不能在朝堂上说,皇帝也不觉得是萧略能想出来的,目光在宋问和萧略之中来回,心下也就明白了萧略和宋问定是私下有窜通。现是那衙门后宅大洞做引子,宋问再故意上奏折参萧略,萧略顺势引出京师营,好一条线啊,吊起来的岂止是大鱼!

  皇帝面上直接黑沉到底,因着自己被算计,也有别的。当下笑夸说:“京师营那地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