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0(2 / 2)

加入书签

  从到了美国后,邓怡就觉得疲惫,原以为是时差的因素,后来却发现自己对什么都开始提不起兴趣,每天唯一的盼望就是和肖阳说说话,发发e-mail,可时差横亘在中间,每次她拿起听筒的时候,都想象着那边训练一天的肖阳精疲力竭睡着的模样,只好作罢,转而打开电脑,在邮箱里轻描淡写的写几行字,思念的话,她嘴上说得出,可键盘敲出来却总不是那种感觉。

  国外的生活也和父母想象中差别很大,欧美人,本地人,亚非裔的人也是有各自固定的圈子的,因此虽说人在国外,周围的大部分也是国人或者华人。每每想到这里,邓怡就发自内心的冷笑,坐标变化那么大,钱花了那么多,只是换了个地方说普通话而已。

  至于小姨,除了必要的客套话,邓怡宁可把自己关在屋里,毕竟,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她,心里的疙瘩终究是没解开的。

  所以Amanda提出义工的建议以后,邓怡也就应了,她们一起填写申请表,接受机构必要的身体检查和心理检查。也就是之后,邓怡给肖阳发了那封邮件,告诉他,我要回来了;亲爱的,我要回来了。

  翌日白天上课的时候,去机构领报告的Amanda神色凝重地把她拉到一边,连蹩脚的普通话也不说了,“Deng,I am sorry ,I have brought you a bad news。”看到评估报告的时候,邓怡觉得这真是个天大的玩笑,MDD,怎么可能?肯定是哪儿出错了,我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开心而已。

  Amanda尝试用胳膊抱紧她,“DENG,I will be with you。”

  但是邓怡轻轻却坚决地拨开了她的手臂,“Thank you。Let me be。”身后传来Amanda焦急的声音,“You need a doctor,trust me and it will be ok!”

  她脚步虚浮地回到小姨家,关上门,拉上窗帘,看着周围越来越浓的黑暗,觉得自己心里擂鼓似的快要喘不过气来,她抱紧双臂,像个困兽似一般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眼睛不经意地扫过书桌上的电脑,忽地停了下来。

  于是她看见了肖阳那封连珠炮似的邮件,可是她却无法回答。仅仅几个小时而已,上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自己的生活,就在这个瞬间被撕扯的七零八落。

  她关掉了邮箱,转而开启了google,颤抖的指尖好几次都拼错了那三个再简单不过的字母。

  MDD,抑郁症,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情绪低落,悲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行为,发病因素很多,常见的有心理因素,情绪感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