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2 / 2)

加入书签

方才听到谢夫人娘家出事,他便知道谢瑶必然也要离京,这一走却不知要多久,且谢瑶如今正是议亲的时候,若出了什么岔子……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可千万别啊,否则他便是一死也不足以谢罪了……

29.第二十九章

谢府车队确实是走了水路。

乘船沿黄河逆水而上,至渭水河口再往西行,宁州便位于渭水北畔, 只需三日便到。

清晨接到消息之后,谢琼当机立断,立刻派了人到黄河码头租了一艘双层船,待谢府马车一到,所有人立刻登船西行。

上船后,谢夫人便不停拿帕子擦眼泪。谢瑶心中同样焦急,但她当着母亲的面自然要让自己镇定,此时她便是母亲的主心骨。

船行三日夜,一上岸便有秦府的马车等在码头。信送出第三日, 秦府的马车便等在了此处,眼下这已又等了三日。

其他婆子小厮留下来从船上往马车上搬行李, 谢夫人和谢瑶率先带着贴身婢女婆子往秦府而去。

宁州位置偏西, 不比京城繁华, 秦府位于宁州城正中,马车穿过半个城,才至秦府门口。

还好, 门外未曾挂出白幡。谢瑶跳下马车后, 见状心中悄悄松了口气,又去扶母亲下车。

秦府门外的仆人立马大叫一声,有人迎下阶梯,有人跳着往院子里跑,边跑边喊:“四娘回了,四娘回了!”

进了秦家大门,有仆人引路,谢夫人问起老夫人如今状况,仆人隐现悲色,小声说:“四娘看了便知。”

谢瑶当即觉察到不妙,话中意味如此明显,谢夫人脸色也唰地便白了。

绕过正堂,迎面一个中年妇人被婢女搀扶着便迎了上来,看到谢夫人一行的瞬间,张嘴便哭了出来,“四娘终于回了,若再晚,恐怕便见不到母亲的面了……”

谢瑶看到此人时,眉头一皱。此妇人是谢夫人庶兄的内室,娘家姓邹,虽是农户出身,但一向能作妖。舅母随舅父赴任,阿婆再倒下去,如今竟让这人担了秦家主母的名头。

但此时自然顾不得许多,一行人兵荒马乱地进了屋,看到床上躺着毫无人气的秦母,谢夫人当场腿就软了,周围一群婆子妇人又是掐人中又是灌参汤,好一顿折腾才把人弄醒了。

谢夫人醒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