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1 / 2)
么,是在农村无人照顾的15周岁以下的子女,其父母在燕京工作且户口在这里的;
“要么,夫妇一方在农村,并在落户地有固定住所的职工居民家属及其不满15周岁的子女(含18周岁以下的在校生)。符合这三个条件之一的,才能迁户口。”
乔巧三个条件都不满足,曾志国不死心,“就不能通融下吗?”
“户口管得严,多少人盯着呢,是这个口子不好开,楼上将的警卫员,曾救了楼上将一命,对于楼将军,那个警卫员是他家人一样的存在,可即使他警卫员的家属,也调不进来,后来没办法他的警卫员去了地方,才解决了家属的户口调动。
志国,我们城市的供应能力有限。农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你也应该知道。如果能供应得上,我们何必采用限购制呢?这三个条件,其实是最基本的,就是符合了也不是好转,要等名额。不符合,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限购制太严苛了,像他,一个月不过31斤粮票,4两油,这还是因为他们公安体力劳动多,粮票给的多一些。这样下去,乔巧以后靠什么生活。
“真没有其他方式?”他们一家都是城市户口,曾志国还真没具体关注过这个问题。
“要不,调进来的人属于特殊人才,你找市革委会主任特批,要么,我看你这么关心,莫不是就是你那个中意的人?”
别人也不知道乔巧是谁,曾志国点点头。
“哈哈,真想知道让你这么上心的是什么样的人,对了,你没想过吗,你们结婚后,等一年就符合条件了。”
曾志国被这个消息一惊,又一喜,想到乔巧和他结婚,他觉得好像变成了一个充了氢气的气球,光想向上飘。
但上次乔巧生气被欺骗一事,让曾志国觉得这事需要慎重,再慎重,在这样的考虑中,九月到了,天气虽然还是热,早晚的温度降了不少。
这天,自行车有人来参观,乔巧跟着胡斌参与了接待,中午时还跟着混了顿好吃的,不小心有些吃多了。
晚上,她在曾家吃饭时,就只喝了汤。
曾志国及曾思源都注意到了。
☆、第 36 章
见乔巧只喝了汤, 都没吃馍。
曾志国先停了筷, 问她, “你怎么不吃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