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9(1 / 2)

加入书签

人,看重气节更胜其他。”

  “那你说怎么办才合适?”

  “我们付出,也要让得到的人如沐春风最好。具体方法你自己去想,你一把年纪了,总不能连孙子都比不上。”

  “哼哼,我自己想就我自己想。”杨利娟白了曾雄一眼,最后和曾雄说了她想出的办法。

  “我看可以。”

  第二天,乔巧早上起来,在锅里添了两碗水才恍然,这天早上,曾思源在他奶奶家,她不用做他的饭了,习惯的力量真可怕。

  别说,没有曾思源在一边说话,一个人冷清许多。两室一过道的房子,还是太大了。

  乔巧把水去掉一些,熬了个玉米粥,配着原来余下的烙馍及咸菜,简单吃了饭走了。

  到自行车厂干了一会儿活,胡斌兴冲冲过来道:“乔巧,有市里工会的人要过来慰问,你跟我过来。”

  乔巧跟着胡斌一起去了厂门口迎接,一会儿一名姓华的副厂长也过来等着,大概等了有十来分钟,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开了过来。

  里面下来两个人,一名却正是昨天刚见过面的杨利娟,杨利娟今天过来做什么?乔巧不由咦了声。

  胡斌拉了她一下。

  却见杨利娟和华副厂长握手后,直接又和乔巧握了下手,“你好,乔巧同志,又见面了。”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转到了乔巧身上,严副厂长问:“杨主席,您和乔巧同志认识?”

  “她刚帮了我一个小忙。”杨利娟笑吟吟地,却没再多说。可这一句话也够大家浮想联翩。

  杨利娟这是什么意思?乔巧疑惑不解,不过她这么做,对自己只有好处没什么坏处。

  几个人一起去了厂里的生产现场,把带的慰问品分到各个班组之后,大家返回了门口办公楼的会议室。杨利娟说:“我们这次过来,除了快中秋节来慰问一线工人,还有一件事,就是表扬一些除了工作做得好,在企业文化宣传方面也做出贡献的同志,给他们一点补助。希望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丰富我们革.命群众的文化生活。”

  她点了三个人的名,这三个人都是曾在外面报纸或者杂志上有所发表的人,给每人了20斤粮票、2斤油票。

  华副厂长说:“我也恨不得有这个本事,可以额外得到奖励的粮票啊。”

  乔巧就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她拿着粮票,觉得这是再好不好的礼物,正是她所缺少的。

  她还有种感觉,今天杨利娟完全是为她而来。费了这么大劲,就为了把粮票送到她手上,乔巧觉得,昨天那一点点不快,都烟消云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