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4(2 / 2)

加入书签

李馥在万安观里,听人民教师们统计他们的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流水线和标准化,只要是商盟旗下的商家,他们的生产过程都引入了这两个概念,我们教出来的学生能完美适应这种生产方式,雇佣有这样意识的雇工,产品生产的速度和质量都能得到提高。”

“而对于想要进一步在新学方面深造的毕业生,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一是加入商盟对应的产品研发部门,其中也包括蓝翔农具店的农具设计、改进和维修;二是进入景龙观的冶金和化学实验室,这个只有少数人能拿到推荐信,道长们虽然需要人手,但是他们道门自己人也已经不少;再来就是国子学梁博士那边,梁博士会自己邀请看中的人,我阿弟就是去了那里。”

尹善做完了总结报告,李馥带头给她鼓了掌。

“多谢善娘的总结!”李馥觉得所有人都干得不错,“研发深造的话,其实还有将作监那里的一部分,不过他们还是太封闭了,要是不用入匠户籍,那里也是一个接收毕业生的好去处。”

研发工作早被李馥交出去了,不管是景龙观那边的外丹术,还是商盟内部的各种日用品、日用机械开发,甚至是将作监的水泥和热气球等军国重器的进一步完善,都是李馥在宫里不方便大肆开展的。

这也是李馥有意识引导的结果,她早就知道,推动生产力不能靠自己一个人,而是要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培养、选拔、应用人才的体系。所以说,自己现阶段最大的作用还是当好师范学校校长。

以及大方向的把关。

说到大方向,俞大娘还送来了他们商盟的年终总结报告,李馥还没来得及看,不过她听尹善一口一个商盟,就知道商盟已经成了长安城中一个绕不开的庞然大物。

如果说教育事业是李老师的心血所在,那么商盟就为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后盾,以及快速实现人才价值的出路。

商盟财力雄厚,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松散的商人联盟,财富并没有集中在少数几个前期元老的手里,而是其中大小商家的身家都随着商盟的发展而水涨船高。而即便形势一片大好,但俞大娘依然很有危机感,大概是“老前辈”对她的潜移默化起到了作用,又或者是她自己原本就有类似的想法,在她的领导下,商盟一直不放松和朝廷打好关系的任何机会。不管是对惠生院和曹慧娘主持的子公司的支持,还是主动响应朝廷的商税改革,商盟都做得十分到位,李馥就曾经不小心听她爹念叨过一句,原来商税这么好收的?朝廷早干嘛去了?

不,商税一点不好收,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形成牢固的官员和商人的利益网,而且商界新崛起的大头目商盟又愿意相信朝廷,不怕露富之后被你们宰了吃肉,所以才特别配合而已。

万安观师范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