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0(1 / 2)

加入书签

文教上有些成绩,到时也好说话。”

“事情可以先做,给京中的信,也该好好写。”

“说起来,文贞公辞世后,某和他家郎君却从未来往,这次倒不妨……”

前代许国公苏瑰,谥号文贞,和张说本是故交。而继承他爵位的儿子苏颋,在文坛和张说本人并称“燕许大手笔”,以往却并未有所往来。苏颋此时正在长安任着紫微侍郎,已经是中枢三省之中数得上号的高官。

看着手中的书信,张说的眼神里,有着不容错辨的志在必得。

……

七月已经过去一大半,长安城里的温度却依然有些高得令人受不了。

杜钦若从宣阳坊的小巷子里出来,脚步不停地向人来人往的十字街走去。

杜钦若是国子监六学中算学中的生徒,家中虽然富足,却依然只是庶民,家中希望他能依靠科举出头,将来为家中改换门第。不过杜钦若在勉力攻读了几年四书五经之后,又更勉强地学了半年诗赋之后,便发现自己很可能不是这块料。

杜钦若的祖父和父亲也同样看出了这一点,但他们生性豁达,并不一定要求杜钦若一条道走到黑,而杜钦若也确实有自己的主见。于是,在经历过一系列的运作之后,家中将他送进了也接收一部分庶民子弟入学的国子监算学。

和进士以及明经一样,算经也是科举中的一科,只不过考试的人少,也不被人重视,但之后得到授官的可能性却比挤破头的进士和明经要高出不少,大都能直接进入主管天文历法的太史局。

官秩虽微,但这就是鱼跃龙门了。

杜钦若进了算学之后,才发现事实和他原本想象得不太一样。

国子监算学,一半的生徒修习《九章算术》等基础数算科目,而另一半生徒则需要学习更难的《缀术》和《缉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