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2 / 2)
老何唱喏,转身准备一套工具后呈上来。
崔湃已经自觉的挽起袖口,熟练的摆弄的烧梨的工具。袁
醍醐盯着他修长的手指,也不知道是梨太好吃,还是手太好看,让当时的记忆如此深刻。
一个总角稚子抱着袁醍醐的手臂,跟她挨着,嘻嘻笑,看样子是很喜欢她的意思。
老何的娘子匆匆走来一把抱起稚子,连声向他们道歉,“这孩子不知礼数,冒犯了恩客。”
袁醍醐连忙摆手,“无碍的。”
娘子见她和颜悦色,才放下心,对崔湃笑道:“真是为貌美心善的小娘子。”
崔湃附和道:“也不知谁家这么有福气。”
袁醍醐愣了一刻,低下头默默吃着崔湃递来的烧梨。
老何饮子铺里的熟客大多是些左邻右舍的街坊,忙碌完一天的营生总会来老何这里坐坐,聊一聊长安街头的热闻,老何总是面带笑容的听着。
袁醍醐好奇问他,“来长安多久了?”
老何说十年了,袁醍醐不解,“十年并不短为何还会对每日琐碎兴趣不减?”
老何说:“这些琐碎却又真实的见闻让他心里觉得踏实,觉得长安鲜活。”
老何对崔湃慎重地行了一礼,他说他虽不知晓恩公名讳,再造之恩却永不敢忘。
袁醍醐这才晓得老何夫妇初到长安时,财物被窃,走投无路,偶遇巡防的崔湃,在他的资助下才开启了这间足以维持一家人生计的饮子铺。
老何的娘子从内室拿出一袋文钱,说这是他们近年积攒的富余,终于连本带利可以还给恩公。
崔湃点头收下了,袁醍醐知道崔湃绝不差这点钱。
“为何你要收下?为何不好人做到底?”
崔湃吸完烧梨,让她附耳过来,“了了他们心里的结,从此不会觉得欠我甚多。”
尊重一个有骨气的人,如此达到品格上的平等,崔湃所为是帮助,不是施舍。
袁醍醐盯着崔湃直看,他是清河崔氏的子弟,却没有从心里高人一等。
她第一次发现崔湃竟然一点都不像她了解的高门子弟。
崔湃悄声问她:“什么对老何一家才算有意义的事情?”
袁醍醐心生感悟,“一家人踏实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