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1 / 2)

加入书签

  早在先皇在时,罗氏一脉已经足以在朝堂中呼风唤雨了,只是罗玉良的祖父父亲一心为国尽忠,从未想到手握重权,侵害帝威。

  可是罗玉良不一样,他是个有野心的人,不然也不会在短短十几年间就成为了手握实权的左相。

  他精于人事,将祖父父亲的学生弟子统统收归旗下,自己又广游全国上下,结交了不少江湖人士,以及地方官员,散布些关于左相为臣之道。

  放眼看去,似乎整个龙华国都知晓当今左相有治世之才。

  先皇在位时也大概知晓一些苗头,只是他早已习惯于安稳盛世,懒得搞些朝堂阴谋,便也放任自由,只是让自己的儿子在年幼之时,便也出去闯了闯,长了些见识。

  杨韶清出去走了几趟,也和父皇的心腹交流了许多,知道自己所面临的难局,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只好慢慢布局,一步一步将左相势力拔除。

  如今这一遭,牵扯出了堂下一二三四五个人,还有一个竟然是掌管朝中人事任命的吏部尚书,正二品官员,也足够了。

  他装作十分头痛的样子,扶了扶额,道:“既如此,那左相大人认为朕该如何惩治这些误事之人?”

  一下折损五名人员,罗玉良恨得直咬牙,为了不牵连到自己身上,又只能狠下心来,只好以后再想办法将人弄回来了。

  他道:“微臣认为黎民百姓之事乃不可侵犯之处,这些人不将此事放在眼里,实该重罚,然臣以为几位大人曾都为朝廷尽了苦心,可适当宽松一下,略降官职便是,微臣监管不力,也当受罚,臣自甘罚俸一年,请皇上恩准!”

  底下齐刷刷的跪了一片人,还都是左相一派的,杨韶清感觉心情颇好,却又假装为难地样子沉思了片刻。

  许久,终是深深叹息了一下,似是做出了许多地让步,道:“那就按左相大人说的办吧,方大人为此事主办,降为正三品侍郎,其余大臣按各自品级再降两级,左相大人便罚俸半年吧。”

  跪倒在地的众人连声谢恩,杨韶清挥手让他们起了,退回人群中,又道:“罚也罚了,论功行赏也是必须的,朕晚些回去思量一下,看看如何赏赐这次的功臣们。”

  常松林从人群里走出一步,俯首行礼道:“皇上英明,此事结束了,微臣还有一事要禀。”

  杨韶清沉声道:“何事?”

  常松林双手捧上一本折子,道:“离国来信,其太子已于前日动身前往龙华国,预计半月可到,司礼监已做好迎接准备方案以及中秋节宴安排计划,请皇上审阅批示。”

  福公公上前将折子接了,放到案上。

  杨韶清撇了一眼,点头道:“朕知道了,若无事,便退朝吧。”

  近期的几件大事都已议完,皇帝说要退朝,众臣们也不好再禀其他鸡毛蒜皮的小事,便都安静了下来,等着他走了以后,也都下班回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