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88(1 / 2)

加入书签

,耕种田地的手艺差着□□好大一截。宋夫人就介绍道:“按照他们说的,一亩一样好的田地,咱们大明的农户耕种活生生能比土人多出一倍的收成去!”

  啧啧啧,这可是一倍的收成!只依靠这个,大明移居来的人家就能比本地的土人多积攒下银钱米粮了!而一开始并不见得有多少优势,直到后头积攒下来的银钱又买地耕种,这样翻滚起来,最后也就成了气候。

  后来宋夫人又道:“夫人也没有什么好忧心的,这今时不同往日!以前这里自有自己的头领国主,他们的规矩就是那样。而如今是什么时候了?朝廷收拢了这里,为了巩固恐怕每岁移灾民是少不了的,这里迟早是咱们汉家天下,就如同原本漠南的蒙古人、川滇那边的苗人,都是一样的。”

  祯娘心中击节赞叹,深觉这位宋夫人是一个极有见地的,中原朝廷可不是有这样的本事!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像是五胡乱华又如何,最后哪一个也没灭亡了汉人,反而被汉人同化。最近的还有蒙古人入主中原,近百年的治理,竟没有动摇汉人传承分毫,这就是厉害了。

  立即称赞道:“宋夫人这话说的极对,见地之高远远超过世人——这些日子我一直考虑这些,现在想来竟是我白白担心了许久,现在可不是豁然开朗!”

  又有别的夫人在旁凑话,大约不过多久就有婆子来禀:“夫人,外头总管让来说,府上行李已经收检装车完毕,只等着夫人发话,这就要往老爷的官衙那边去了。”

  祯娘点点头,并不多说,只是道:“既然是这样便起身就是了,我这里也随你们去——宋姐姐,实是怠慢,今日不能待客招待你们,竟还有好一番劳动。”

  这些妇人过来陪着祯娘可不是说几句话那样简单,还要带着她去往总督府那边。这当然不是因为祯娘差一个带路的人,这其实是因为祯娘根本不知道南洋这边一些不同,正如北人都不知道南人一样。

  想那些北人初到南方都不知道南方人家建一个船舫做什么,还当是侵占河道呢!非要有人给他们做比,说南方建一个船舫,就好比北方人家有一个马房是一个道理,这才算是解了惑。

  吕宋这边的气候、草木等都和大明有不同,为了生活便利舒适,住宅自然也有不同的布置讲究。祯娘这边原是不知道的,这时候有个人在旁指教就好得多了。不过这几位夫人其实也是来的不久,知道的不齐全,所以不只是她们,还有一位本地士绅人家的女人。

  就这样,祯娘和几位女眷这就上了大车——也是难为顾周氏了,就这辆大车也是她给祯娘置备的行李之一,只是原先拆解开来了。等到到了吕宋才有专门的家人抬出来拼接,亏得东西好,家人也手艺纯熟,严丝合缝没有不好用的。

  宋夫人看到这辆大车的时候就点了点头道:“这就是用心了,吕宋总是炎热,正好用上这种夏日凉车,我家现在用的也是仿佛咱们大明那边夏日里头用的安车的大车。若是那等板壁厚的暖轿,在这里可不是如同蒸笼一般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