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0(1 / 2)

加入书签

在宫中嬉戏遨游,追鹰逐犬,书没念到两本,纨绔子弟的习气沾了一身。那冯诞是冯朗的幼子,他母亲常夫人宠儿子,自小护的跟个脓包似的,碰也不让碰一下。冯仁是冯曦所生,冯曦对儿子则是不闻不问,加之又是个庶出,一直缺乏管教,而今长到十一二岁,模样倒是漂亮可爱的很,内里却是两草包。太后因为他们年纪和拓跋宏相当,所以才挑他们入宫,同拓跋宏一起读书,指着他们能有出息,来日立身朝廷,为国建功,也承担家业,哪晓得他们是这等蠢材。太后对此十分头痛。

  冯家的几个男孩子,都不成器,已经长大的那几个,太后看着是不可指望了,这两个小的,又是这德行。而今冯家权势鼎盛,太后的心思却非常忧虑。冯家权焰熏天,全是靠着太后一人的威望在独撑,如果子孙后辈不成材,不能承担起这份家业,她很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冯家会招致大祸。尤其是跟拓跋家几个孩子相比。拓跋宏就不说了,出了名的聪明颖悟,能文能武。提笔能写文章,上马能拉弓射箭。他的几个兄弟,始平郡王勰,长乐郡王嘉,也都个性沉稳老道,低调谦退,眼瞧着前途不可限量。太后不喜二侄子,隔三差五将他们叫到跟前教训,有时叱骂,有时苦口婆心,这两小子听了,只当耳旁风,两三天就忘没了。气的太后直想打。

  好在冯仁冯诞虽没出息,但是和拓跋宏,以及拓跋家几兄弟感情非常好,自幼一处玩耍,亲如手足。冯仁冯诞虽读书不通,但听太后的教导,对拓跋宏亲近友爱,跟两个小跟班似的,成天把拓跋宏捧着抬着,哄着爱着,拓跋宏年长几个月,对他们兄弟,也非常呵护,并不闹什么龃龉,太后聊感安慰。若不是如此,太后真要急死了。

  现年三十五岁的冯太后,大权在握,朝中有信重的大臣,高盛杨度等等,身边有位心腹宦官杨信。这些年,她的精力都放在了朝政上,过往的爱恨,也早已随着时间,烟消云散了。

  李益、拓跋泓这些名字,早已经多年不在她口中出现了。

  她而今最关心的人是她的孩子。

  她没有亲生的孩子,她的孩子是拓跋宏。幼年时,他便是她唯一的指望,被她抱在怀里,捧在手心里。他的吃喝拉撒,件件由她亲力亲为,亲手照顾。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份感情日益加深。

  像所有失去丈夫,独自抚养幼儿的女人一样,她把孩子当做精神的寄托,未来的期许。拓跋宏自幼懂事,对她亲近依赖,百依百顺,这让她在寂寞之余,找到了安慰。她年纪大了,越来越渴望亲人的陪伴,羡慕儿女绕膝的乐趣。有时候,想到年华老去,这辈子已注定孤独终老,她会感觉很寂寞,夜不能寐。只有拓跋宏出现的时候,她的心才会轻松一些。看到他偎依在自己身边,一声声叫着她太后,她才感觉没有那么寂寞,日子不是那么难过。

  她越来越爱他了。

  拓跋泓刚死的那时候,她还觉得这感情有限,然而随着自己逐渐老去,她感到自己精神上,越来越需要他。

  拓跋宏五岁的时候,觉得妈妈是温柔美丽的女人。

  像一只华丽优雅的鸟儿,她是彩色、甜美、芬芳的。她的胳膊柔软,怀抱温暖。她的声音让蝴蝶起舞她的抚摸让冰雪融化,她的笑容令花朵盛开。他想永远被她宠爱着,被她抱在怀里。她是他全部的世界。

  八岁的时候,她变成了皇太后。

  原来她并不只是温柔美丽。她是个强大的女人,她可以一人掌控朝政,满朝文武大臣皆听她吩咐,对她俯首帖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