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6(2 / 2)

加入书签

  李家被判夷三族,李因被判凌迟。

  尽管朝臣百般求情,说,李因虽然谋反,罪该万死,但李氏毕竟出了两代皇帝,太上皇拓跋泓,幼帝拓跋宏的生母,都是李氏家族的。虽然大家都知道太后跟李家有仇,但这事,总不好做的太难看,是以都劝她。杨度在身边也劝他:“当年的事已经过去,臣知道娘娘心中怀恨,但李氏毕竟也死了,李因,看在皇上的面子,赐死也就罢了。真要凌迟,,反而让人议论,皇上心里也有想法。”

  然而太后不听任何意见。

  

第125章 不同

  她固执到底了。

  一上午, 好几个大臣进宫,见她都是说这事。杨信看她脸上的表情越来越难看, 分明是生气了。

  她在里头动怒,他也不敢离开, 一直守在殿外听着, 那叫兰因的老御史一边摇头, 一边叹气地从殿内出来,正要离去, 看到杨信在不远, 遂走过来, 叫道:“杨大人, 杨大人。”

  杨信而今是太后跟前的红人了,又手握重权,朝廷大臣, 都对他有些畏惧。但这人除了办事果决狠厉, 平日里并不嚣张跋扈,相反为人极其低调谦和,待人友善,遇事也肯通融。上次孟兰田在广平王府抓了人,后来又被杨信给放了。这一抓一放玩的好,既展示了他手上有权力,又表达了宽厚仁慈, 不知道的,尽恨孟兰田, 当他是个好人,知道的都明白他是个厉害角色了,敬畏者有之。

  他向对方颔首,眉眼间尽是和气,看起来是个体面的好人,兰因道:“杨大人,太后信重你,这件事,你倒是也说几句话,劝劝她呀。李因好歹也是皇上的亲舅舅,皇亲国戚,多多少少,留一点脸面,这也是为了太后的名声。否则此事传扬出去,我怕太后遭人非议。”

  杨信说:“太后的心思,你也知道,我怕没人能劝得了她。”

  兰因说:“话虽如此,可毕竟这样太不合适,对皇亲国戚如此处置,有刻薄寡恩之嫌,也不好开这种先例。”

  杨信点点头,送对方走:“我会尽力劝劝太后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