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5(2 / 2)

加入书签

  贺氏生了个女儿,而她腹中所怀的已经八成确定是个男孩。

  她感到很不安,很忐忑。

  按宫中的惯例,皇子出生,就要由专门挑选的保母抚养,她是没有抚养的资格的。

  可是自己生的儿子,没有抚养的资格,她生下他又有什么用呢?摸不着看不着就算了,如果被立为储君——宫中的惯例,也一向是立长子为储,如果她生下儿子,十有八。九是要立为储的……

  一旦被立为储,就意味着,来日他登基之日,就是她这个生母的死期。

  这甚至是最好的情况。

  宫中人心叵测,一旦她成了太子生母,谁知道多少人会想让她死?

  当年拓拔泓的生母便是死在常太后手里。儿子刚出生,根本没等到太子登基,因为太后想要抚养拓拔泓,所以就找借口杀了她。

  她总怀疑自己会重蹈当年李夫人的覆辙。

  她不怕拓拔泓,毕竟夫妻一场,拓拔泓想来不会那么心狠,她怕的是冯太后。

  什么规矩,规矩是死的,执行规矩的人是活的。当年太。祖皇帝为了防范母强子弱,后宫干政,所以定下子贵母死的规矩。可实际呢?杀了太子的亲生母亲,后宫就不干政了吗?

  杀了太子的生母,后宫不也在干政吗?

  只是干政的人变了。

  太武帝时有惠太后,文成帝时有常太后,生母死了,有保母。保母当起太后,干起政来了。而今冯太后,她不也在干政吗?

  她不但干政,还公然垂帘听政,大魏朝连皇子的母亲活着都容不下,竟然能容得下她垂帘听政?太。祖皇帝要是地下看见,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所谓避免后宫干政,只是那些野心家的借口罢了,所谓的子贵母死,也不过是后宫倾轧的工具。太。祖定的所谓规矩,到了后宫这些女人手里,只是一件工具,一件杀死对手最趁手最好使的利刃。

  可以合理合法地杀人,并且不用偿命,这样的武器谁不喜欢?

  李氏抚摸着自己一日大似一日的肚子,感觉很忧愁。她想要儿子,这宫里,得有个儿子依傍才能生存。可是有儿子保不住,也是白搭。给别人做嫁衣了。

  李氏在忧愁中,太后那边,却已经在准备给即将到来的皇子挑选抚育的乳母,安排服侍的人,并忙碌着打扫宫室了。

  众人欢欣鼓舞,好像真有多高兴似的,唯独李氏快乐不起。这一日,躺在床上,她忽然下定了决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