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1(1 / 2)

加入书签

,所以,就当她原本就是个地道的村姑吧。

两个人默契地没有再提这个话题,而是转为探讨起如何改善乌拉城的百姓生活来。

到目前为止,孟晞已经和历君煜说过很多设想和建议,两个人经常研究哪一个方案更加合理,更可能见效快。

目前为止,两个人还是一致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百姓生活,必须得从种田入手。因为粮食乃国之根本,而且乌拉城的大多数百姓都是依靠种田为生的。

至于减少税负鼓励开荒之类的,全都是辅助之策,最关键的还是要改进种田方式,然后就是期望着水稻能够种植成功了。如果百姓们种植了水稻,那无异于是种了黄金一样,一年就能来个大翻身。

历君煜现在就无比期盼着孟晞今年的粮食能够获得大丰收,这样明年就可以在全乌拉城推广开来。到时候别说是让百姓们吃饱春暖了,就是让他们每天都吃大鱼大肉,穿金戴银都是有可能的了。

历君煜现在已经不单单是想要在老皇帝那里换取一条生路了,他是真的对这美好愿景充满了期待。如果乌拉城在自己的努力下旧貌换新颜,那种成就感,估计是比打了大胜仗更加让人激动的吧。

孟晞读懂了历君煜眼睛里的炙热,所以也更加用心地与他一道研究起明年的种田大计来。

她非常有信心自己的种田方法肯定会提高产量,对于水稻的长势也是充满信心,所以她已经开始在筹划着明年多开垦一些田地,并且号召村民们全都跟着她一起种。

而鹿鸣村之外的地方,她就无能为力了,这得历君煜去处理。

这年代没有照片没有录像的,更没有什么宣传渠道,所以她的种田经验和成果要想广泛传播,难度大了很多。

历君煜的任务将会非常艰巨,这可不是强制命令就能够做得到的,这也是治理地方和领兵打仗的最大区别所在。

讨论了很久,两个人都对未来的方向又有了更明确一些的设想,然后又察看了一下厂房建设的进度,确定没有什么问题,就携手往家走去。

快到中午了,孟晞准备回家帮李柳氏做午饭。这些天忙忙活活的,家中的一日三餐几乎都是李柳氏在张罗,孟晞觉得心里挺过意不去的。

“小晞,你要不要雇几个人来帮着料理家中的杂务?这样你就不会这么累了。”历君煜提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