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 2)
丫鬟也不啰嗦,径直去了厨房,端了一盘果子来,孩子见了满目惊喜,却并不狼吞虎咽,只是用饭的速度比平时稍快些,张的口大些,用的多些。
丫鬟心下疑惑,说道:“直道你是乡村小子,不过是好运气碰到了老爷,这会子见你谈吐举止并不十分粗鲁,想是有些来历,怎会落到如此地步呢?。”
“能有什么来历,不过是落难之人罢了。我本是好人家的孩子,从小父母爱重,衣食不缺,跟着老师习文识字,日子倒也安稳,本想着就这样安心过一辈子,谁承想来到这里竟是受苦来了。受苦便受苦吧,可是又没了家,没了父母,只剩下我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没个依靠。”孩子暗自垂泪,
丫鬟见触动了孩子的伤心事,便也罢了。打了水,给孩子洗了脸,换了一身干净衣服,领着他去了。
孩子紧跟着丫鬟,一路穿堂绕路,来到一所居处,抬头看,上写着“澄明斋”。
“这是老爷小睡的地方,你等着,我给你传话去。”丫鬟吩咐了孩子两句,便自进去了。
不消半刻复又出来,喊道:“我家老爷让你进去!”孩子听了,心立刻紧张起来,他整了整衣襟,长舒一口气,迈开步子走了进去。绕过中堂,来到内室,是一间陈设简单,布置清雅的小居。中间是一棋盘方桌,左手边是一架描金绣竹的屏风,右手边是一方卧榻,上面侧躺着一位年近五十的老者,身穿土黄色绸衣,戴着三山帽,通身儒雅,面容清俊,看起来是个好相处的人,只是眉色间有些疲劳之态,不像健壮之人。
孩子俯身作揖:“见过林老爷!”
林老爷见了孩子,眼眸一怔,似想起了什么,盯着看了好大会儿,眼角隐有泪意。那林姥爷为何见了孩子,反应如此?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
第2章 螟蛉寻归
却道那林老爷反应过来,赶忙轻拭泪意,他叹了口气,慢慢坐起来,软声道:“免礼!”
孩子被看的不自在,却也不存畏惧,继续道:“小子遭难,本以为命丧黄泉,得遇林老爷慈悲,让小子重生,林老爷再造之恩,小子无以言谢!”
听了孩子的话,林老爷正色了些,询问:“倒像是个读书人教的孩子,家住哪里?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怎么沦落街头?”
孩子略一思索,回道:“回林老爷的话,我叫高泓极,十岁了,扬州人,父亲高澹是镇上的乡绅,母亲张氏出身读书人家,家里虽然不富裕,却也不少小子的衣食。家里子嗣单薄,只我一根独苗,为此,父母爱重,三岁便启了蒙,请了西席教养,六岁上就进了学,因此识得几个字。只因去岁扬州接连下雨,河坝崩塌,房屋塌陷,田地被淹,一家子顿时失了生计,只好背井离乡来到苏州谋生,然而天不假年,父母双双染病,不幸离世,只剩下小子一人苟活于世。本想着随父母去了,可父母生前再三嘱咐,生当作人当顶天立地,不可为一时一地一饭而倾倒,小子若轻生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