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0(2 / 2)

加入书签

  “行了行了,不说了,你好好休息。”

  母女俩儿这还是第一次在电话里不欢而散。

  ……

  “怎么了?”宋子叔见她一通电话打得气鼓鼓的,问道。

  “我想把妈妈接到梅城来过年。”

  “可以,”宋子叔颔首,“我去接吧,什么时候?”

  “她不愿意来。”赵细水叹气,“可花遥最近发生了些不好的事,我不太放心。”

  宋子叔抚了抚她的眉,“要是实在不愿意来梅城,我们可以去花遥。”

  赵细水欢喜不到一秒,想到了什么似的,“不行,我……还是留在梅城过年吧,已经说好了的。”上次二人便说好第一年在梅城过,过年的时候去老宅吃团圆饭的,不能出尔反尔,老宅那边也还有人等着呢。

  更何况妈妈也觉得她今年该待在梅城,估计自己要是过年私自回到花遥得被赶回来。

  “爷爷他们能理解。”宋子叔说道。

  赵细水:“还是算了,第一年要待在梅城。”现在她不只是妈妈的女儿。该懂事的时候是必须要懂事的。

  “我让助理订机票,我们后天就出发。”说着,宋子叔欲拿出手机。

  “不行不行!”她忙截住他的动作。这人还真是,怎么说风就是雨。

  “先过去一趟,能接来梅城就接,要是实在不愿意,那就当你回花遥探望,安心些。”他认真解释,看着她。

  好有道理,赵细水犹豫了。要不,就照着他说的做?

  “好吧。”终是一咬牙,答应了。

  ——

  等到两人下飞机时已经是傍晚了。

  花遥全年的天气特点便是雨水多得吓人,虽不是哗啦啦砸得门窗发出闷响的那种暴雨,但即使是雾雨,要是一年365天里下那么200天,也会让人受不了。

  或许也正是因为受天气的影响,花遥自古便有给易生霉的物品上一层熟桐油的习惯,这也便是花遥的油纸工艺品种类如此繁多的原因。

  一路上,宋子叔没问路也没看导航,熟门熟路的样子。赵细水有些吃惊,但又觉得这应该是在意料之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