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4(2 / 2)

加入书签

  外祖母原本从来不参与朝堂议论,此刻也是担忧的坐着听我们说下去。不过外祖父到底谨慎些,堂中人多眼杂,就怕外孙女不经意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泄露出去,为了避免招惹上不必要的是非,遂将人带去了他的书房。

  到了书房,两人寻了椅子坐下,很严肃的环境下,我郑重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知道自古当权者最忌讳朝臣把持朝政,世家左右发展,削权便是每一位君主都想去完成的事。而如今的东启国可以说是世家林立,以我之见现在朝堂上泰半以上都是世家子弟吧。”

  老国公诧异外孙女对如今朝堂局势的透彻,虽然很想制止她继续说下去,不过到底好奇她能理解到什么程度。他点点头,道:“不错,这确实是圣人烦恼的。朝堂上大半的勋贵子弟,很多没有才能却占着位置,所以圣人才想出了科举的方法以此启用有才能的寒门学子,同时也规定世家子若想入官场也必参加科考。”

  我浅笑,对武德帝首开科举的壮举也是非常倾佩。

  老安国公继续道:“但圣人有命令,世家有对策啊。很多世家嫡子因为优越的生活根本没有心思放在念书上,但是家族还要靠他们壮大,于是各世家各出奇招在科考舞弊。”

  我适时接过话。“我所说的方法便是能大大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什么方法?”

  “殿试。”我缓缓吐出一路思考后那两个字。

  外祖父似乎不能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也是,从嘴里说出来只是简单的两个字,真要实施起来还是很困难的,于是我继续解释这两个字的含义。

  “就是在春试放榜后取前面名次由圣人拔沉亲自面见,当场出题答题,这样至少能减少将来进入中心朝堂的人是有才之人。只是这个方法可能会有损国公府发展……”

  我早听四哥说过东启的科举流程,基本都是由官员组织监考,圣人只会在结果出来以后在早朝时顺便让那些人前来朝见一下,基本不涉及学识考核。不过,我也忧心,害怕外祖父不能接受这个提议,毕竟安国公府说到底也是世家之一,却不想外祖父可能见我担忧反倒安慰我。

  “这倒无妨,安家只要我在,便坚决杜绝那些动作,至于我死后也会留下家训。人一辈子不管是显赫还是平庸其实都那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我终于放下心,笑道:“外祖父是豁达之人。”

  老国公爽朗一笑,颇感慨的样子。“这世间哪有永久鼎盛的世家,你们都住在乌衣巷了,想必你也知道王谢了,这两家还要如何壮大了,可如今不也没落了。所以……”

  外祖父话未说完,我却知道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老国公感慨完这些,又看着外孙女,更加觉得不可思议:“时间过得真快,也就眨眼的日子安儿都会关心人了,我还记得你小时候就像一只小奶猫,又瘦又小的躺在我的掌心。”<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