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7(2 / 2)
名声对女人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不过。
傅家大夫人没说出来的事儿,就常兴公主会下降段如玉这个,刘喜玉早知道。
就傅家大夫人的担心,刘喜玉也明白。
不过要真论起来,谁会真说段如玉悔婚另娶公主如何,说得多的只会是陈郄可怜命不好,甚至克婚这种胡话。
这跟陈郄捡了高枝儿悔婚被人骂人品差来比,刘喜玉觉得以他了解的陈郄来看,她宁愿被人骂也不愿意被人可怜。
刘喜玉这么一说,傅家大夫人也再寻不到别的理由,何况她也想把这门亲事早早定下来,免得出个意外。
因此双方就此说定了婚事,因国公府没有别的长辈在,老公爷那在跟不在也别什么区别,所以提亲只得找媒人上门。
怕刘喜玉对京城媒人这行当不够了解,傅家大夫人还特地给刘喜玉说了几个出了名儿能言善道的冰人给他。
官方的、私人的都有。
之后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么一连串下来,刘喜玉想要年后成亲,这会儿就别想消停了,怕过年那两日都不得安宁。
等着刘喜玉请了官媒上傅家门换了双方的庚帖,整个京城都炸了。
说的自然是陈郄这个女主角,先前是跟段家,现在跟刘家,这倒是越嫁越好,也不知道上辈子是个什么命。
少不得有人怀疑陈郄看着段家没了爵位才悔婚另嫁,这些个闲话之所以是闲话,那是因为没人敢当着面说。
而且相比起京城里那些看热闹的炸了,炸得更严重的是巨门侯府。
先听到消息的是纨绔子弟巨门侯世子张仲嘉,得知自己大哥要娶一个一无是处的女人,吓得热闹都不凑了,酒也不喝了,赶紧跑回家给自己亲娘说这骇人的消息。
巨门侯续娶的妻子从宁阳侯府杨氏而出,不管是当年还是现在,都算得上是门当户对。<b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