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1(1 / 2)

加入书签

阵仗,只怕被人知晓也不好。”

就是那些靠着做生意发家的商人,也没敢说在每一个州县都设立铺面的,就是本朝最有名的票号,也只敢说通达十三州,至于州下面的,自然就没多少。

刘喜玉眼皮都不撩一下,“这自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少不得十年二十年方成,皆要看翡翠市场如何。”

十年二十年……

裴家大郎吓了一跳,“真要如此?”

陈郄就觉得这人怎么多见少怪,“自然是这样,不然呢?只在京城开几个小铺子,再千里迢迢去西南拿货,每年赚那么点银子,等到子子孙孙之时,家大业大,每年这点分红又如何得够?”

裴家大郎就忍不住去看宁西侯世子,他们之前也就找陈郄来做个局而已,再段世子傻不溜秋的把该得的银子都给陈郄拿来钱生钱,哪料得人家这都算计到子子孙孙去了。

要说这生意做不起来没什么,段如玉那笔银子反正都是从掌柜们的手里拿回来的,亏也就亏了。

但要真做起来,段如玉这简直就是找个摇钱树了,别说是之前的三成,要是真能布局全国,就是一成也足够受用。

就说宁西侯世子这运气,裴家大郎从小就信服,倒不是信服段如玉这个二傻子,而是信命这个东西。

命里无时莫强求,命里有时终须有!

也因为刘喜玉的大出血,陈郄也就不再计较了,也不跟刘喜玉互相打击了,几人又回到原点,“冯家一成、傅家两成,其余我等三方再分?”

裴家大郎也道:“如玉可退一步。”

陈郄看向刘喜玉,“两位的身份并不合适插手经济,想来经营权当是在我手中的,分利上,我也可让一步。”

也就是说在剩下的七成里,刘喜玉因为投入较大,可以占据着大头。

最后的结果是,七成里刘喜玉占了三成,而陈郄与段如玉一方占据两成。

算起来,刘喜玉也不算多吃亏,毕竟做生意靠的就是人脉,他只出银子,能分三成还是看在他能有销售渠道的面上。

最赚的是宁西侯世子,出的银子不过几万两,但是足足占了两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