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1 / 2)
的,也太没事找事了吧。
“就是去岁的账本,那也在段世子手里吧?”无为道。
陈郄当然没有去岁的账本,去岁的账本早就交给宁西侯世子了,虽然交了也当没交。
但宁西侯世子把这事儿交给了裴大郎来处理,账本也早就在裴大郎手里了,就等着这边三月的对完,再算之前的。
等着有人来告饶,陈郄也没忙着见人,“先晾着吧。”
不把人先吊着让他们自己吓自己一回,她哪能要到实话。
等晾了两日,再见了人,看着这两人的神情,陈郄就知道事情成了。
陈郄让人给两人各自准备了一份笔墨纸砚,“这要说也不知道说到哪年去,你们还是写吧,写得足够清楚,倒也不是不能放你们一家子生路,再给点银子,回家好好过日子就成。你们也知道,我这人出了名的大方,事情说清楚了,也不是舍不得那点银子的人。”
至于要清楚的是什么,陈郄也没说,就等着他们自己领悟了。
等着再过了三日,又有几人告饶。
陈郄依旧是这般,让人一点一点的写下来,到底一家子和自己的性命是要比银子重要的,且新主人也给了自家足够的保证。
因此,第一批的那两家人,陈郄还特意让人从牢狱里提了出来,关在了别处。
这种效应之下,也不用查往年的账目了,这些个掌柜都是做生意的,最会审时度势,陈郄想要的东西,不过十日,就被交代得清清楚楚。
这时候陈郄才高兴了些,然后让人带着就往宁西侯府去了。
在殿试出榜后,还没能从科举的热闹里出来的京城,又起了风波,而宁西侯府又一次出了名儿。
陈郄做事儿向来比较缺德,手里拿着账本,也不悄悄给人送去,反而是叫着一大浪的人,在人家宅子门口等下朝的宁西侯。
当然在等的过程里,一行人嘴里也没闲着,翻开账本就开始念,这些个掌柜的如何敢贪墨主家的银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