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2 / 2)

加入书签

陈郄想了想,道:“陛下会怎么想我不知道,可要是我,我为什么要管这个闲事?”

“嗯?”傅家大夫人有些奇怪陈郄为何有这种想法。

陈郄口随心至,“吴国公乃是开国来的国公府,能保存至今,就足以证明刘家人一直恪守本分,没有招惹到皇室的地方。北城那么多勋贵之家,大多从军功立身,每到战事起,就有不少人血染沙场报君恩,这样的人也只是太平年间旁人看着没用而已。但对陛下而言,却是有大用的,不过是用的时日问题。所以勋贵们要拉拢,但也要敲打,这样早已经没了兵权的吴国公府就是最好的牌坊。也只有吴国公府,因年代久,又世袭罔替,坐着勋贵第一家的位置,让谁都放心,也能证明陛下对勋贵之心。”

你不捣乱,听我的,就给你和你的子子孙孙好日子过,一辈子不愁吃喝,就是纨绔点不务正业也不要紧,而消散的那三家国公府,自然就是给勋贵们看的教训,看看乱伸手,想乱要权的下场。

傅家大夫人听得脸色一变,暗想难道这就是公爹当初亲自带了五年带出来的成果,“你?”

陈郄一笑,“大舅母,我敢接下这摊子,也是想了许多的。十八间铺子,与我们当然是大数目,但对于拥有天下的帝王而言,又算得什么?”

一个手无权势的吴国公当然没有必要敲打,只管放置在那就好了,皇帝一年光后宫的脂粉开销都不知几何,养一个国公又算得了什么,反而是在朝中做事的宁西侯,他替皇帝做着事,皇帝赐予了他权势,也需要防着权势的野心,所以才需要敲打。

“要是我,才不会管这点子破事呢,这与朝廷有何干系,与天下苍生有何干系?无非是两个孩子不分轻重的赌一场而已,要得回去是他家本事,要不回去也是他家守信。名利总是占了一样的,也不算多吃亏。”陈郄又道。

“还有宁西侯夫人,她许是巴不得世子把家产败光,又如何甘愿宁西侯把铺子收回去?不然当初世子才十四,胡子都没长出来,他那继母何以就把他生母的那么一大笔嫁妆轻易交给了他。听闻侯夫人娘家并不弱,想来里面更有谋算的。宁西侯府自家家宅不宁,才出的这般祸事,可别怪我惦记!”

最后,陈郄想出了应对的法子,“我是跟着三房住的,此事大舅与大舅母本就不用管,他们想如何就来见三舅舅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