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2 / 2)
相较之下,曾经的寿王妃、如今的杨贵妃所出的杨家,只是绿了寿王李瑁一人,杨家本家却是随着杨贵妃的得宠而水涨船高,比起韦家和杜家,幸运了何止一点半点……
关于杨贵妃之前被赶回娘家、而后没过几日,便因玄宗茶饭不思,又被高力士亲自迎回兴庆宫的传奇经历,萧燕绥远在兰陵老家,都已经听闻了一二,其声势之大,可见一斑。
想到这里,萧燕绥不经意间,便想到了同样出自东宫的李倓。当时,事情还皆未发生,李倓便曾经对她直言,东宫的形势实则危机四伏,大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此番回想起来,他的预料,倒是猜中了许多……
还有燕国公府的张岱,他的母亲宁亲公主乃是太子李亨的一母所出的胞妹,而且,母亲裴氏这几年间也一直和宁亲公主交好,如今东宫的局势瞬息骤变,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宁亲公主。
一时之间,明明已经远离了长安城,可是,萧燕绥的思绪,却是不禁又回到了那座繁华盛大的城市中。
“哎,心烦。”知道自己在这里多想无益,萧燕绥轻轻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提醒自己冷静一下,干脆转身对萧嵩道:“阿翁,我先过去看看翻建的院子那边的情况。”
经过数次实验之后,萧燕绥一手炮制出的水泥已经从工坊中顺利投产,当然了,具体的稳定生产的工序,其实还是那些擅长烧窑的工匠想办法琢磨出来的——萧燕绥提供的是原理和思路,好在,虽然和实际运用之间肯定会存在着差距,不过,能够保证正确有效的工业理论,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工匠而言,其实已经是相当明确的指引了。
顿时,萧嵩也起了兴趣,道:“就是你说的那些,加水之前是软的,加了水稍微放一放,便能变得硬如磐石的水泥?”
“差不多吧,单单加水不行,还得掺沙子!”萧燕绥实话实说。
毕竟,工业程度不达标,想要产出种类丰富、各具功效的水泥还是很困难的。
工坊的窑里现在产出的,其实就是用来盖房子、修路的常规水泥,在里面掺点砂石加水搞成混凝土修建的房子,至少,就唐朝这会儿的建筑通常的高度而言,安全系数已经非常高了。
而且,作为一个颇具探索意识和兴趣的理科生,即使萧家村是在南方,萧燕绥依然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