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7(2 / 2)

加入书签

  ☆、赝品丑闻

  待钟宸颜缘回到省城,立刻被围住。

  来者正是文物管理部门领导、青岭湖博物馆筹建小组的主要成员,瞧模样已然是战战兢兢。

  无怪他们紧张,这事情实在是太大了!作为体制内的人,他们深知海外华人捐赠文物一事已经被内定为先进典型,随着博物馆落成,布馆布展正有序进行,就要择机进行大量宣传的。辛苦多时的他们也将迎来近年最重要最辉煌的时刻。哪知此时竟然冒出这么个□□出来,其新闻源头正是来源于他们自己!

  事出多日,两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解释之际仍汗如雨下,满面惶急:“我们真的没有想到,那记者竟然会这么写。我们说了那么多,怎么就抓着这几句不放了?”

  两位专家一边抹汗,一边道出事情经过。前段时间,吴嫣就博物馆筹备和文物保护修复的事情来采访,因为都是新闻界的老面孔,从没出过纰漏,每次稿子发出来之前都要交给他们审核,专家们聊起来丝毫没有防备,只是对捐赠者信息严守秘密。

  连续两天的采访,到快结束时,吴嫣收了采访本,随口问道:“这么多文物,都是真品吗?那可难得很哦,听说海外的文物很多的清末、民国留出的,本身也是鱼龙混杂呢。你们甄别起来不容易吧?”

  当记者的问出这话,显得挺专业的。专家夸奖了两位记者几句,也没有藏着掖着,还耐心解答了记者的问题:

  “中国流到海外的东西,大多数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民族积贫积弱时被掠夺过去和民间转移、流出去的,真品率很高,其中很多都是很珍贵的文物。赝品也不是没有,但比例比较低。一方面,民国年间流出去的东西,本身就不全是真东西,民间收藏的东西中夹杂了赝品。另一方面,新中国建国后,有不少仿古瓷器、玉器作为外销工艺品出口到欧美地区换取外汇,有一部分也可能被当做文物出现在古玩市场上,如今又回流到国内。当时大家是作为工艺品销售,但在文玩市场上则被故意鱼目混珠了。”

  钟宸在组织海外华人收购文物时,虽然不了解这些情况,但也知道文玩这行水深得很,都是拜托懂行的爱国人士进行的。但文物这东西没有固定标准,再权威的专家也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因此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家组接收文物时,也得到钟宸的拜托,要他们特别注意甄别,不要让内行人看笑话。在接受收、鉴定、维护、修复、布展过程中,专家组动用了很多先进设备,也的确甄别出数百件仿品和赝品。

  这些,吴嫣都在闲谈中做了有意了解。

  不过,专家们也跟记者强调,仿品并非没有价值,比如有的宋、元、明朝仿周汉时期的铜器和瓷器,这些赝品在宋元明代是仿品,在当代就是有艺术价值的古董,具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史料价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