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0(1 / 2)

加入书签

瞬全然溃散。

  她完全没有想过,他们早就是认识的,那时候他们都还小,她也还不是公主,而是谨亲王府的翁主。

  她的哥哥偶尔会去翰林院见见文人们、看看他们新修的书,她时常跟着一块儿去,在那儿认识了一个玩伴。

  那是七八年前的事情,好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了。她只记得那个人是一位翰林供奉的儿子,大概跟她的哥哥差不多大,写的鬼怪故事颇为有趣,她去翰林院时总要跟他讨故事看。

  但她每每问他姓甚名谁,他又都不肯说,说他爹如果知道他写这些东西会揍他,所以他要尽可能地保密。

  是以瑜婧好像是在看了十几篇神怪故事的时候,才看到「远兮」这两个字的。那大概是他自己私藏的废纸,一面拿来试了印,另一面就省下来写故事。

  她还拿这那张纸问过他,问他是不是叫远兮?当时他立刻唬她说如果敢说出去,以后她就再也看不到这些故事了,吓得她跟谁都没敢提。

  可是后来,她还是很快就看不到这些故事了。她不知道他去了哪儿,总之她再也没能见过他。

  「家里逼着臣回去读书去了。」安辽淡笑着解释了失踪的原因,叹了口气,「臣的父亲是翰林供奉,一辈子没能出头。他希望臣来日能当翰林学士,所以压着臣苦学了好多年。」

  大殷一朝的翰林院中人大致分「供奉」和「学士」两种。供奉没什么实权,说白了就是写写话本诗词供宫中消遣的御用文人,翰林学士则可起草天子诏书,比供奉要强多了。

  「那你……」瑜婧看了看他,「你是什么时候回的翰林院?」

  「先帝驾崩的时候。那时还无官职,只是借着给父亲帮忙的名头去混资历。」他的笑意有点无奈,「后来臣还在翰林院中见过公主几回,公主还是同以前一样爱看些鬼怪类的书,还是爱在书架边席地而坐一看就是一下午,看起来和当年比也就是年纪渐长,性子倒没差别。」

  当时他只觉得她唯一的两个变化就是年纪渐长、以及不记得他了。他越看她越觉得喜欢,在皇上下旨为公主寻驸马时他觉得自己该去试一试,自信的认为儿时的事情她记不记得都没有关系。

  而他真的娶到了她,却在成婚之后才发觉,她的变化不止是那两个。

  最要紧的变化其实该是她心里已经有了别人,并且肯为那个人将旁人距于千里之外。

  他知道得太迟了,可是他还是喜欢她。他觉得她还是许多年前追着他讨故事的那个小姑娘,会在每次看完一篇他新写的故事后郑重其事地约定下一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要求他不许不来。

  「你为什么不早说……」瑜婧觉得深思都有些懵,「半年啊,我一直……」

  「臣最初时想说的。后来发觉……公主觉得臣娶公主是因为攀龙附凤,怕一旦说了陈年旧事更让公主觉得臣别有所图,在故意套近乎。」他说着短促一笑,「再说,臣……实在没想到,公主压根不知道臣是谁就嫁了。」

  他用一脸「实在佩服」的神色看着她。

  他以为她清楚他是谁,只是依旧不想理他来着。

  瑜婧心里复杂得很,这种复杂让她难受极了。她暗自后悔,心说自己当真不知是他,如若知道还这样想他对他,那她也太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