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9(2 / 2)

加入书签

  「我先……回去了。」阿晟不好意思地看看她又看看邱氏,向邱氏一揖,「祖母早些歇息。」

  乾清宫里因为端午节的关系,也比平日添了些热闹的气氛。

  一碟小粽子放在榻边的桌子上,皇帝醒来后静了一会儿看见它,颇有兴致地说要尝一个。

  魏玉林赶忙亲自上前伺候。他躬着身剥粽子,边剥边笑说:「这粽子您一准儿喜欢,里头用的蜜枣是善郡王府上送来的,下奴瞧过,个个都看着就漂亮。」

  皇帝「嗯」了一声没多说话,魏玉林心里微紧,继而识趣儿地适可而止。

  他多少觉出来了,广信王的事,在皇帝心里存了个疑影儿。

  其实那事空穴来风,跟他真没什么关系。可问题在于,那话是从逸郡王妃嘴里说出来的,逸郡王妃是谢家人。

  而且,那日谢家命妇们气势汹汹的进宫问安,后来也给他惹起了不少麻烦。

  魏玉林一直知道,京里看东西两厂不顺眼的多了去了,只是惧于他东厂的势力隐而不发。他从前也不怕这种不顺眼,因为整个朝上都难有人势力比他们更大。

  但现下,谢家意味着另一种势力。他们一挑头,底下立刻就有了人应和。

  没有人会傻到认为命妇们来觐见就只是妇人家的意思、和家中主事的男人没关系,魏玉林当时就有所警醒,立刻派了手底下的人去严郡王府总动,想探探虚实,看看谢家这回的意思有多硬。

  严郡王妃是逸郡王妃的远房堂妹,那日也在入宫觐见之列,魏玉林对她有点印象,是个才十七八岁的姑娘。

  结果手下人从严郡王府回来后禀话说,这位王妃坐得端端正正的,四平八稳地告诉他说:「公公到底想问什么呢?我走着一道,是随我娘家人去的,自是听我娘家的意思。而能从严郡王府走这一趟,便是我们家爷觉得这事没错,公公究竟有什么不懂的呢?」

  话里话外,根本没有退缩,而且毫无惧色地让他们知道,谢家就是打算将京里的宗亲们都推一把、都拧在一起,一致对付他们。

  魏玉林觉得,有些事该抓紧些定下来了。

  他剥完了手上的这枚粽子,转交给身边的小宦官伺候皇上吃,自己向旁退了半步,欠身道:「皇上,近来有几封折子……递折子的几位大人嘱咐下奴说,在您精神头好的时候务必请您看看,下奴想着估计是紧要事,您瞧……」

  皇帝品着粽子里的蜜枣,觉得太甜便皱了眉。听言,他想了想:「拿来看看吧。」

  翌日一早,玉引和孟君淮正用着膳,和婧就兴高采烈地跑了进来:「母妃!我回来啦!」

  她跑进屋才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