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2(2 / 2)
「先退下吧,都退下。」皇帝隔着帘子看了看玉引和方氏,「朕不多留你们了……哦,谢夫人留意一下,谢家有没有适龄未嫁的姑娘,老十五该娶亲了,你们谢家如有合适的,最好。」
「是,妾身遵旨。」方氏离座深深一福,恭敬应下。玉引随之一福,规规矩矩地告退。
她的手搭在楼梯扶手上时,有意无意地侧头扫了一眼。魏玉林眼中的恨意隔着三道帘子都挡不住,如利刃一般,恨不得将她活剐。
玉引蔑然一笑,而后维持着这种笑意拾阶而下。踏出殿门,猛然强烈的阳光照得她一阵恍惚。
「玉引?」方氏一握她的手,玉引摇摇头:「我没事。伯母先去参见皇后娘娘吧,就说……就说我身子不适,改日再来谢罪。」她说罢头也不回地往外走,孟君淮迎过来时她都没停,她伸手在他腕上一叩,拽着他一道往外去。
第三十九章
踏出月华门,玉引蓦然脱力。
孟君淮赶忙架住她,急问:「怎么了?!」
玉引瘫在他怀里缓了好一会儿,虚弱中却笑出来:「没事,我想我办到了。」
她虚了一路,直至回了府,孟君淮才小心地问出了始末。
玉引如实告诉他,她在皇上心里埋了一颗疑惑的种子!
她很清楚广信王的事孟君淮只告诉了谨亲王,并没有禀乾清宫,那封折子根本不存在。可是,她这样理直气壮地说出来,皇上不会无端怀疑她说的是假话。
那么,找不到那封折子,这份怀疑就要有人来背了。
此事又和其他事情不一样。类似于皇子觐见而不得禀报之类的事都是小事,魏玉林可以推说自己不知道。但手握兵权的藩王擅离封地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