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7(2 / 2)

加入书签

  玉引看着那串小叶紫檀的佛珠一愣:「为什么?」

  「她说觉得有缘,便给我了。还告诫我说有些事在红尘内外都一样,要多存善心,不可生恶念,不要胡乱猜忌亲近之人。」孟君淮说着,顺手将那佛珠套到她腕上,「不然你带着吧,到底是你师父。」

  「……不要。」玉引将那手钏戴回他腕上,「师父给你的就是你的,我那儿的每一串佛珠都经她开过光,我不缺这些。」

  然后她抿了抿唇,蹙眉又说:「而且……师父从不随意给旁人这些,若她主动给你、又叮嘱你那些……可能是瞧出了什么。」

  「瞧出了什么?」孟君淮眉心微锁。

  「我不知道,师父佛法高深,我就懂个皮毛。」她道,细思间,神色不禁添了些许不安。

  孟君淮凝睇了腕上的檀木珠子一会儿,道了声「好吧」,他又握一握她的手:「那我好好记着她的话。但你……我觉得你不必担心,现下虽然局势渐乱,但我并不想争任何事,也未对什么亲近之人起过猜忌,遑论恶念。」

  「嗯,我知道。」玉引点点头,肩头被他一揽便就势靠进他怀里。听着他稳健的心跳声,她的心绪却莫名地继续乱着,隐隐觉得似乎有什么事要发生,又觉得只是自己胡思乱想……

  浑浑噩噩地想了一路,毫无结果。

  因为皇九子册封是在夏天,各样的事情一忙,孟君淮他们这一年便也没去清苑避暑。

  不过这年本来也不算很热,好像很快暑气就褪下去了,弹指间已经树叶枯黄,秋风轻拂。

  阿祚和阿佑在中秋时满了周岁,接着似乎并没有过太久,雪花就落了下来。府里众人都换了冬衣,玉引觉得这个冬天似乎格外冷些,便细细算了账,而后吩咐给各房都加三成炭。

  接近年关时,芮嬷嬷按玉引的吩咐请了苏良娣过来,帮她一起写给各府贺年的帖子。

  玉引平常见苏良娣的次数并不多,今天乍一见,只觉得她的气色比当初刚挪到晴芳阁时好了许多。

  玉引便打趣着问她有什么喜事啊?苏良娣一哂,答说哪有什么喜事,不过是搬到前头来后有王妃照应着,日子过得滋润了。

  这都是客套话,她这么一说玉引这么一听。然则到了第二日,玉引蘸墨时偶然看见苏良娣跟和婧的目光递来递去的。

  和婧使劲往她这边努嘴,苏良娣则又皱眉又摇头。一来二去之后和婧好像不太高兴了,一咬嘴唇想说什么,却刚一张口又咽了回去。

  「和婧。」玉引搁下笔招呼她过来,面色微板,「跟苏良娣谋算什么呢?有事不许瞒着母妃哦。」

  苏良娣神情一僵也搁下笔,她离座垂首一欠身:「王妃恕罪。」

  玉引暂没理她,牵着和婧的手把她拉近了,继续追问:「想说什么?跟母妃直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